含量上限無規管 問題黑糖港有售

【本報訊】台灣黑糖標榜健康及營養豐富,本港不少網購平台也有代訂台灣黑糖。一間有售其中一款被台灣雜誌驗出含丙烯醯胺黑糖的網店稱,會與台灣入口商了解,不排除先暫停入口相關產品,而旺角一間有售該款產品的店舖稱所有存貨已賣出,暫未有計劃停止入貨。

有本港食物業人士指出,黑糖要利用甘蔗製成糖汁再經高溫大鍋烹煮,台灣當地業界及監管部門早已相信黑糖含高量丙烯醯胺機會,因此他對最新檢測結果不感詫異,而因應香港食安中心早年研究亦發現高溫炒菜可能令丙烯醯胺釋放量增加,並向業界發放降低丙烯醯胺指引,如炒菜時先灼菜及避免炒菜時間過長或溫度過高,他旗下餐廳與不少業界也有遵從,市民無需過分擔心。

高溫處理食物產生 非人為添加

據知,由於丙烯醯胺是在食物高溫處理過程中產生,非人為添加,因此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也認為暫不可能為食物訂出丙烯醯胺安全標準,因此國際間、包括本港均沒有法例規管食物內丙烯醯胺含量上限。

香港食安中心前年公布總膳食研究第六份報告顯示,在港人日常膳食抽樣檢測的一百三十多款食物中,有四成七含丙烯醯胺,當中超過一半是蔬菜類,含量最高的是翠玉瓜。該研究同時發現,眾多食品類別中以薯片「最毒」,丙烯醯胺含量最高,有樣本每公斤含六百八十微克丙烯醯胺,含量比部分今次台灣抽驗的黑糖產品更高。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