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解碼:副校風波 九月定奪

政治之事錯綜複雜,許多人和事往往需要經過時間沉澱,才能看得清晰。前年,在國際及亞洲教育領域零經驗的馬斐森以半爆冷姿態出任香港大學第十五任校長,當時政界對這名洋學者的認識可謂如一片空白,有人猜測港府(甚至北京)相中其外國學者的身份,執行政治任務更為便利。但從港大副校長任命風波一事,便知有關猜測捉錯用神。

政界人士分析,港大副校長任命是北京處理「後政改」政局的其中一步,針對的不僅陳文敏一人,不只是高教界內的政治勢力,而是衝着整個泛民陣營而來:有份策劃佔中者,一個也不能放過。在這種大背景下,有關方面不可能沒有接觸過馬斐森,要求他認真考慮陳文敏的政治背景,至於結果如何,畫公仔不用畫出腸,否則港大校委會今日亦不會陷入進退兩難的局面。當日港大公布馬斐森成為校長遴選委員會唯一推薦人選時,校內反對之聲此起彼落,有權威學者更公開批評馬未夠資格,當時陳文敏力排眾議開腔挺新校長,今日果然得到回報。

港大副校長任命爭議已成騎虎難下之勢,北京固然不肯善罷甘休,不能讓一名與泛民同氣連枝、與外部勢力關係千絲萬縷的人出掌港大領導層,左右香港最高學府的人事決策,而泛民陣營同樣寸步不讓,把事情鬧得愈大,愈能煽起政治火燄,愈對年底區議會選舉有利。一二年國教風波鬧得滿城風雨,正反兩邊陣營同樣爭持不下陷於僵局,其後隨着立法會選舉逼近,建制派怕殃及選情,最終還是退避三舍,今次會否歷史重演?所以有人估計,不論校委會能否推翻陳文敏的任命,最遲九月末應有最後定奪,因為十一月便是區議會選舉的日子。有人說,這次風波不僅涉及北京與泛民角力,還是校長與校委會之間的較勁。港府當日以為找個洋校長更有利管好港大,顯然是打錯算盤。

王俞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