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明鏡:利瑪竇的故事

意大利的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是將西方文明傳入中國的重要人物。無論在澳門、香港還是北京的故宮,我們常常可以不經意地發現他的足迹。他向中國皇帝獻地圖的故事最近又被提起,不過不是中國人講,而是西方發達國家的人士講。對此,三禪倒是希望在北戴河度假、重新思考中國夢的領導人可以反思一番。

十六世紀時,利瑪竇不遠萬里到中國傳教,吸納信徒。相傳,聰明的他知道,取得中國統治者支持,是他的使命成功的基礎。聰明的他還發現,他所使用的歐洲地圖使他無法博得中國皇帝的歡心,因為這些地圖上,歐洲是中心,中國居於邊緣位置,於是他重新繪製了地圖。在他繪製的一六○二年版世界地圖上,中國堂堂正正處於正中央。結果,中國皇帝龍顏大悅,利瑪竇便可行走宮中,如入無人之境。

自然,坊間傳說總有些誇張。不過,利瑪竇的修訂版地圖的確迎合了中國皇帝的天朝心態。值得一提的是,清王朝鼎盛之時,中國的GDP佔全球三成有多,只不過歐洲實行工業革命,中國沒能跟上大潮,還是沉醉於農耕社會的田園風光。大清王朝被肢解,是歷史的必然。

有趣的是,這會兒西方媒體又引用利瑪竇這個故事來說事,指世界經濟地圖也亟需修訂,將新興國家置於周邊,而把發達市場置於核心的現行經濟等級體系,已不能準確反映當今世界。以購買力平價衡量,新興國家在全球GDP中貢獻的份額已經超過了發達國家,尤其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繪製新的經濟地圖,將中國放在重要位置,也許北京人會高興。但希望此舉不是「捧殺」,尤其是中國這次股災手尾還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