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灣洗衣場 外判商勢遭解約

瑪麗醫院六名病人感染霉菌(毛黴菌)事件,醫院管理局專家調查後揭發負責清洗被服的深灣洗衣場環境嚴重污染,逾半數環境樣本驗出霉菌,洗衣程序更是「肥佬」,除洗衣水溫不足攝氏七十一度外,連高溫的平熨衣服機內外亦布滿霉菌。醫管局繼續暫停該場服務,將向該場外判商ISS Mediclean(HK)Ltd追究責任,不排除終止合約。

瑪麗醫院六名病人早前感染霉菌,其中兩人不治,兩人仍留醫,其餘已出院,醫管局專家小組完成調查發現霉菌源頭是深灣洗衣場。負責領導調查的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三次形容該場洗衣程序「不尋常」,主洗程序使用的洗衣機顯示以高溫攝氏七十一度清洗,小組經手提紅外線測溫儀發現僅攝氏六十度,不足以殺死霉菌。小組未找到因由,將由專業工程師跟進是否機器故障。霉菌需在攝氏六十五度,經二至六分鐘才死亡。

乾衣機塵隔94%含菌

袁教授續稱,乾衣機的熱風即使達攝氏九十度,僅八成被服乾透,仍有少數是「濕濕地」,有利霉菌孳生;而且在乾衣機塵隔收集的十七個樣本,九成四均驗出霉菌,顯示與洗水程序水溫不達標有關。即使平熨衣服機高達攝氏一百六十度仍然出事,不論熨衣機出入口,甚至機身內卷軸均驗出霉菌。小組更發現被服在最後的摺衣程序時,仍處於高溫及微濕狀態,顯示乾衣工序不理想,若當中有霉菌生存,可於已包裝的被服內繼續生長,造成病菌數量高企。

袁教授形容該場環境「污染非常厲害」,除在該場洗衣房抽取的三組空氣樣本驗出霉菌外,小組在乾淨的被服細菌化驗,更驗出每平方厘米含九百二十八至一千五百六十八粒細菌,「細菌密密麻麻,多到嚇死我」,當環境污染十分嚴重,洗乾淨或烘乾的被服很容易受到污染。他補充,洗衣房環境像監倉,建築較密封,難做好空氣流通,清洗過程中非常大塵,令衞生環境持續惡化。

醫局將加強查溫測儀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吳和貴稱,深灣洗衣場兩星期前已停工,並進行大清洗及消毒,但第二次抽取一百五十八個樣本,仍有四成驗出霉菌。他指,合約列明洗水水溫標準,今次明顯違規,將追究ISS責任,甚至提早中止合約,該場未來數月不會重開。醫管局每年會巡查深灣洗衣場至少十次,從未發現有問題,或涉及員工疏忽。

醫管局將推行多項改善措施,並應用其他洗衣場,包括即時加強檢查洗衣設施的溫度測量儀,停止使用粟米粉作被服漿燙,及將洗衣水溫提升至攝氏八十度。小組建議未來參考美國醫療用品健康紡織品認證指標,每一百平方厘米中,只可有不多於二十粒細菌,並定期為病人的被服進行細菌監測。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關注醫管局在服務外判商的監管上有漏洞,促請加強巡查外判商有否跟足指引,減低病人感染風險。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