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用聲請者眾 滯港「難民」破萬

南亞及非洲裔人偷渡來港或逾期居留後,聲稱在原居地遭受酷刑及不人道對待而在港提出免遣返聲請的個案持續增加,滯港「難民」塞爆香港,最新數字顯示等候聲請審核人數已突破一萬關口!不過,自二○○九年以來,獲確立的聲請個案僅卅六宗,餘下申請被拒的個案則有高達八成會提出上訴,當中不乏有人濫用機制,例如以情緒不穩、精神問題等藉口,甚至挑戰醫管局醫生撰寫的健康報告,拖延留港時間,有一家四口聲請人甚至拖延留港長達十一年。入境處將採取多項措施縮短個案審理時間。

上半年已新增約2200宗

「免遣返聲請」即酷刑、不人道處遇及迫害聲請,由入境處負責審理。港府去年三月推出統一審核機制前,等候處理的個案近六千七百宗,機制推出截至上月廿六日,二千一百九十宗已作決定,當中僅十二宗聲請獲確立,然而被拒個案近八成提出上訴,至今已遣返及將被遣返者只得三百卅六人,加上持續有新增個案,尚待審理個案已累積至一萬零五十九宗。今年頭半年新增個案便已有約二千二百宗,平均每月三百六十六宗。

入境處助理處長(執法及遣送審理)馮伯豪接受訪問時透露,有一對現年卅八及卅四歲非洲夫婦,於○四年帶同一歲兒子以旅客身份來港,妻子翌年在港再誕一子,被揭逾期居留時即提出酷刑聲請,近年再提出免遣返聲請。入境處多年來要求夫婦遞交聲請表格,但對方不斷聲稱「心理及精神狀況填唔到表」,當局為他們安排醫療檢驗,對方又要求覆檢醫生專業資格及寫醫學報告能力等,總之拒填表格。

拖延拒填表 稱情緒不穩

去年十月,醫生終發出醫療報告,他們卻先是只提供部分報告,繼而交來曾修改的全份報告,至今年二月才肯提交真實報告,內指他們其實適合接受會面及填表,但他們又再質疑醫生未如實反映其健康情況,加上「回憶起當年被迫害經歷令其心理有變化」而繼續拒交表格。入境處今年六月撤回四人聲請,但現時他們仍糾纏要重啟個案,拖延留港達十一年。

其他個案的不合作理由,包括情緒不穩、需時搜集資料、身體不適,有人更曾質疑「醫生報告用電腦寫有機會洩密」,要求報告改用手寫;亦有聲請人「突然」不能再說英語,只說非洲土話,有關方言在港並無合資格傳譯員,馮形容情況令人「頭痛」。

本年度預留6.4億公帑處理

馮伯豪強調,港府非常願意向真正受迫害的人提供保護,但就上述個案,當局至今「連份表格都收唔到」,其他聲請原因包括逾期居留十六年的外傭,被捕時「舉手」聲言回國與丈夫有金錢及感情糾紛、海嘯與家人失去聯絡及欠債等。他坦言審理這些個案消耗社會資源,港府今年度已預留六億四千萬元處理,包括向聲請人提供公費法律支援。

事實上,○九年至今獲確立聲請個案只得卅六宗,對部分個案聲請人是否濫用機制,馮指交由公眾判斷,而部門正計劃簡化聲請表格及減省聲請人提交的文件數量等,冀令個案的平均處理時間由現時廿五周減至十五周。截至上月,入境處負責審理免遣返聲請及相關訴訟的工作人手,包括一百九十四名入境處人員及七名文職人員。

記者盧怡安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