嫻話家常:學生壓力源於政府

每逢DSE放榜後,「有人歡喜有人愁」好像是順理成章的形容。不過,我不太認同,因為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根本就不用愁。在今天講求創意的國際社會,讀書不是唯一出路,唯獨在香港的教育制度下,學生才會苦不堪言。

十多年來,香港教育制度可用朝令夕改來形容,令學生無所適從。母語教學、國民教育混亂不堪,足見政府是沒有章法,再來就是見步行步,似亂點鴛鴦譜的教育改革。在這種教育制度下,有能力的人,包括一眾高官及社會賢達的子女,不是入讀學費高昂的國際學校,就是索性選擇負笈海外。如此情況,皆因香港的教育連最基本的理念亦搞不清,但普羅大眾又如何?

相信每一個讀過教育理論的人,都涉獵過俄國教育心理學家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這個理論證明,假如對學生施以單一的教學標準,會扼殺有能力之學生的發展。

其實,這個問題正正是香港教育面對的最大問題。由於教育資源嚴重不足,一個老師面對數十個學生,根本不能了解每個學生的能力所在、學習方向以及興趣潛能,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千篇一律地催谷學生考試。

表面上,特首和教育局局長都可以理直氣壯地解釋,香港的教育開支每年已高達七百億元。聽起來好像很多,但如果比較世界各地的教育開支,香港根本只是九牛一毛。統計顯示,歐美國家投放在教育的開支佔GDP約百分之六,但香港的七百億元卻只佔約百分之三,可謂非常孤寒。

如果政府想做好教育,希望協助DSE學生,我認為只需在教育上跟隨「國際標準」,增加一倍開支,開創更多元的發展途徑及階梯,就是對教育最大的貢獻,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