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曾遺禍,樓價逐年攀升,今年樓價為回歸以來最高峰,普羅大眾置業難、租樓貴,深受住屋問題壓迫。近日有居屋以呎價逾1.4萬元成為新居屋王,現今房屋供應短缺,樓價狂飆,全因前朝曾蔭權政府所害。「貪曾」前特首曾蔭權爵士任內七年,將公屋建屋量及拍賣土地數目維持低水平,同時堅持不復建居屋,亦無積極開發土地,政策被指傾斜地產商。早於○九年各界已要求復建居屋,曾蔭權一律充耳不聞,甚至多次發表涼薄言論,致使樓價一直飆升,外界質疑貪曾背後是否有說不出的陰謀和利益?學者表示,曾蔭權為官多年,理應具備經濟常識,但上任特首後,卻以不理性態度處理房屋政策,失誤連連令房屋短缺問題遺禍至今。
回顧○二年,時任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推出「孫九招」後,政府停建居屋,又刻意減少批地,大幅減少房屋供應量,之後不但大減批地,亦一併減少公營房屋供應,將二十四幅公營房屋土地收起,公屋建屋量因此大幅下降,貪曾任內平均每年只有一萬三千九百零九個公屋單位落成,遠低於董建華時期每年平均二萬五千四百六十八個。結果,令基層家庭輪候公屋的年期拖長,上樓機會變得渺茫,被迫湧進私人住宅市場租樓住,租金及樓價都大幅上升,棺材房、工廈劏房等畸形住屋亦於貪曾主政時期叢生。
公屋聯會主席王坤表示,○二年政府刻意降低公營房屋供應,收起公營房屋土地儲備,背後真正決策人正是時任政務司司長貪曾,孫明揚只是負責執行,目的為要托住樓市。「佢(貪曾)咁樣嘅決策係令人感到好奇怪,如果話經濟環境差,啲人買唔起樓,咁咪應該要起多啲公屋畀人住囉,點解要減咁多公屋土地呢?」王認為,貪曾當年削減公營房屋供應,又無開發新土地,造成今天樓價高企,公屋輪候時間極長,民不聊生。
參考香港回歸後的樓價走勢,香港經歷沙士後,經濟及樓市自○四年起逐步恢復,樓價走勢持續向上。貪曾○五年上任特首,即使眼見經濟開始復甦,但仍未增加住屋單位供應。至○八年初,私人屋苑單位平均呎價一度飆升至五千二百八十八元。經歷過金融海嘯的危機,香港樓市雖曾一度下挫,但卻在短時間恢復並急升。貪曾任期最後三年,即○九年至一一年,住宅單位平均呎價由四千九百三十二元,飆升至七千二百零八元。
樓價愈炒愈升,基層以至中產人士都無力置業,民怨積累下,要求復建居屋聲音熾熱。但貪曾對市民苦況,仍舊充耳不聞。他發表○九年施政報告時,竟道:「豪宅價格飆升不影響民生,任由飆升不要緊。」在電台接受訪問時,有中產人士致電投訴樓價太貴,中產及專業人士亦無力負擔,貪曾竟勸勉市民買樓不應太「揀擇」,「買樓可以買遠啲、買細啲!」
「中產之聲」主席李子榮表示,貪曾的涼薄言論,變相鼓勵炒風。當年中產人士置業及供樓亦難,不時向政府要求增加房屋土地供應,令樓市回復正常,但當時政府始終未有實際措施,言論甚至令樓市一直向上炒,「中產對呢類言論係好不滿,豪宅點升都唔使理?結果就令炒家繼續炒,連帶中小型單位都炒高埋。」
○九年開始,社會各界多次要求政府復建居屋,但貪曾一意孤行,一○年三月他在電台回應:「政府不要再做發展商,如果要幫人買屋,可以用其他方法,不應用這個方法(復建居屋)。」在樓價高企之時,貪曾未有復建居屋,亦不恢復定期賣地,更繼續壓低土地供應,以「等收工」姿態面對樓市瘋癲。直到任期最後階段,貪曾始於一一年宣布推出「置安心」,及後拍板復建居屋,可惜一切為時已晚。
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資料,曾蔭權任內七年,私人住宅落成量一直維持低水平,每年平均只有一萬一千八百七十九個,貪曾於○五年上任後,私樓單位落成量即時下跌至少於兩萬個,落成量持續下跌,○九年更只有七千一百五十七個私人住宅單位落成。批地數量同樣低,貪曾任內七年,每年平均只批出八幅住宅地,首五年批地一直少於十幅,○八年更只有一宗住宅地賣出,令土地及房屋供應出現斷層。
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表示,曾蔭權的房屋政策沿用「孫九招」,即使經濟轉好,亦無復建居屋或恢復定期賣地,又無加快興建公屋,造成房屋供應不足,種種取態猶如「等運到」,結果導致今天樓價高企的局面。曾蔭權刻意減少房屋供應,決策令人感覺奇怪又不理性,擔任財政司司長多年,卻違反應有的經濟常識,令人猜疑背後有不為人知的動機。
圖、文:專案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