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致遠:中間有路不易行

湯家驊退公民黨,辭立法會,乾脆利落,勇於承擔,贏得不少掌聲,建立市民對中間路線的期盼,因為湯下一步就是全力推動由他發起的中間路線平台:民主思路。

湯是泛民代表人物之一,一直走溫和路線,反對公民黨搞五區公投,積極推動泛民與中央以溝通解決政改分歧。可惜,湯獨力難支,未能阻止泛民走向激進化。過去一段時間,泛民在議會工作及政改問題上愈走愈激進,因正反立場針鋒相對,互不相讓,造成社會撕裂。香港主流社會理性務實,所以大家對社會撕裂感到憂慮,也期望有中間溫和的聲音起緩衝作用,調和社會的兩極化現象。

但中間路線如何與泛民及建制作出分別?在民生問題上,各黨派分別不大,故以民生政綱作分野,不容易建立鮮明形象。在政治問題上,香港呈兩極化,支持袋住先有五成,反對袋住先也有四成,所以政治兩極化的局面,中間路線如何展現不同,並不容易。

以八三一框架作照妖鏡。泛民反對八三一,建制支持八三一,那中間對八三一如何定調?有條件接受?但中央政府又不願作出讓步,那如何投票?投反對票,就變成泛民,投贊成票,與建制無分別。而且社會只接受簡單訊息,贊成反對易明,要闡述中間立場會較複雜,不易打動社會。如果中間是強調溝通,近日劉慧卿也提出要與中央溝通。所以,中間路線在政治問題上如何定位,實在考大家的政治智慧。

有不少朋友鼓勵我們組織中間路線,似乎有市場,但路不易行。所以各位有心人,大家努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