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南韓新沙士大爆發,醫院感染控制差劣是主要弊病。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警告,本港公立醫院病房環境擠迫及感染控制不理想,病床與病床相隔僅一米;「最危險」是分隔病床的布簾,一、兩個月才換。若香港口岸未能攔截入境的新沙士病人,有病例進入公院,本港隨時如韓國一樣有大爆發。
本港迄今未有新沙士病例,袁國勇昨在電台節目強調:「大家唔好沾沾自喜」。他指出,公院環境惡劣,感染風險「好犀利」,病床與病床之間最多只有一米距離,布簾與病人距離僅半米,「老人家用完便盆就拉開布簾叫姑娘,姑娘埋去又拉,大家都摸嗰塊布簾,一、兩個月先換一次。」他說,前線醫護人員工作量大,難以要求他們完全遵守潔手衞生指引。他重申,「醫院係好危險的地方」,提醒市民如非必要不應到醫院。
本身是醫生的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指出,公院病房擠迫問題長期未解決,「流感高峰期,走廊都瞓埋人。」他憂慮,倘公院接獲無病徵的新沙士「隱形病人」,未能被醫護截獲送往隔離,病人一旦入住一般病房,隨時令新沙士病毒散播,或致大爆發。他指病房擠迫主因是病床不足應付需求,促請當局正視。
食物及衞生局回覆,該局及醫管局經常檢討公立醫療機構的服務及防疫措施,為市民提供優質服務及符合國際水平的抗疫措施。醫管局承認,過去七日,內科病房住用率飽和。
醫管局總感染控制主任曾艾壯則認為,袁國勇的說法對前線醫護人員不公道。他說,即使南韓未爆發新沙士,醫管局已有應對策略,前線醫護有意識應對。南韓隔離傳染病人的負壓病房不足,香港則有逾千間,兩者不能相提並論。他又指,病房布簾已逐步改良設計,方便更換。病房一般不超過一個月換一次布簾,每當發現病房有抗藥惡菌的帶菌病人,更會立即更換;病床間距不足是不爭現實,「但有咁多病人,我哋只可盡量做好啲。」
另外,衞生防護中心昨接獲九宗懷疑新沙士個案,八宗證實無染病,餘下一宗正等候化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