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改取得突破的關鍵在於中央與泛民溫和派經過溝通,就二○一七年之後的普選進程形成共識,取得互信,由中央作出繼續優化的承諾,做法符合主流民意的期望,溫和派自然找到轉身的理據。
問題是儘管政圈中的有心人不斷呼籲泛民面對政治現實,放下架子與中央官員會晤,卻得不到正面回應,而中央亦似乎並不着緊,要待泛民陣營,尤其是溫和派能擺脫激進派的綑綁,主動提出一籃子的建議,顯出溝通的誠意,才會作出相應的安排。
中央的研判是:政改已被激進派騎劫。從早前堅持沒有公民提名,就等於不符國際標準,到全民電子公投,向中央叫陣,再經佔中行動,明打特區政府,實質劍指中央,而且泛民又一再聯署若不撤回人大「八三一框架」,必會否決政改等等,溫和派愈益泥足深陷,無法抽身。
正如公民黨的湯家驊與郭榮鏗兩位溫和派議員在北京的觀察,中央與泛民欠缺互信,即使勉強通過政改也沒意思,何況泛民綑綁甚緊,暫時看不到有鬆綁的空間,而距離立法會表決的日子相去已不遠,看來中央早已做好最壞打算的相應部署,一旦「硬任務」最終完成不了,只好另謀出路。
中央處理港事的策略,一貫有所謂兩手準備,力爭最好結果,做好最壞打算。
早前中聯辦主任張曉明直言,一旦政改失敗,「天也不會塌下來」,顯見中央已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政改被迫原地踏步的機率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