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視靜脈曲張 壯漢爛腳

經常長時間站立容易引致靜脈曲張,女性較男性易患該症,比例為三點五比一,但眼見雙腿滿布一條條像蚯蚓的血管,女病人多數因外觀關係而及早求醫,反而男病人未必留意雙腳外表變化,又或愛理不理,耽誤病情。外科專科醫生楊丕祥指,靜脈曲張由最初的第一期發展到最嚴重的第六期,可長達十年,但若不加理會,嚴重靜脈曲張可致色素沉積、皮膚潰瘍。曾有中年漢腳部皮膚變黑多年,又常濕疹發作,但直至皮膚水腫及真菌感染才求醫,變壞的皮膚已無法逆轉。

靜脈曲張多發生於腳部的淺層皮下靜脈,或連接小腿深淺層的小腿穿孔靜脈。長期站立會令靜脈內壓增加,尤其是淺層靜脈的瓣膜出現問題,令血液倒流及循環欠佳,靜脈會脹大或扭曲,形成靜脈曲張。

「鎅損少少都大量出血」

靜脈曲張分六期,起初沒明顯病徵,漸出現蜘蛛網狀血管、腳部浮腫;至第四期時會色素沉澱、濕疹、脂層皮膚硬化;第五、六期皮膚更會潰瘍及不斷滲水。

楊丕祥指,不少人患靜脈曲張而不自知,以男性居多,曾有五十多歲男子小腿內側皮膚轉黑多年,又經常濕疹,他只以為「年紀大」令皮膚退化,直至雙腳水腫、極痕癢及滲水始求醫,結果發現其靜脈血液倒流致脂層皮膚硬化,並有真菌感染。

楊指出,當皮膚開始變異,皮下組織已受損害,即使治療也無法逆轉。另外,需服食薄血藥的病人更需留意,因曲張靜脈積聚大量血液,「鎅損少少都大量出血」,本港多年前曾有長期服薄血藥的八旬靜脈曲張病人,睡夢中弄傷腿部,因無人發現終流血不止死亡。

應盡量避免長期站立

輕微靜脈曲張一般可用壓力襪治療,亦可服用藥物及做手術,包括切除及鈎走已曲張靜脈,或進行靜脈腔內消融術,以激光、射頻或泡沫注射方式堵塞變形靜脈,但有併發症風險,若不慎堵塞主靜脈血管,血塊沿血管游走至肺部,嚴重可構成生命危險。楊丕祥建議市民避免長時間站立,或盡量以步行代替站着不動,因步行有助小腿肌肉收縮,讓血液回流心臟;多運動鍛煉小腿肌肉亦有幫助。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