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推房顫普查 遏中風危機

【本報訊】心房顫動患者的中風機會是常人的五倍,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心臟科教授謝鴻發指,約一成半至兩成半的中風患者患房顫,本港每年有一萬二千宗中風個案,約三千宗由房顫引起。港大將招募一千名私家醫生參與全港性房顫普查,冀在兩年內為十萬至十五萬名長期病患市民檢測有否患房顫,及早採取預防措施。

港大內科學系臨床副教授蕭頌華指,若房顫患者及早確診並獲適當治療,可減少三分之二與房顫相關的中風個案。謝鴻發指過往預防中風用的薄血藥,因有出血風險,需計算多項因素及因應驗血結果準確調校分量,故一向要由心臟科專科醫生負責。但近年推出的新藥,因影響的凝血因子不同,毋須「校藥」,可擴展至由家庭醫生跟進。

腎功能受損 不宜用新藥

除了普查計劃,港大亦推出免費手機程式,讓參加計劃的醫生及房顫病人使用。程式基於病人年齡、性別、病歷及其他健康紀錄,配合不同國家的研究數據,計算病人的出血及中風風險,若中風風險大過出血風險,或需考慮以抗凝血藥預防中風;相反若出血風險比中風風險高,便未必適合服藥,要考慮其他治療。腎功能受損及心瓣阻塞病人亦不宜用新藥,若患房顫可能要由專科醫生再作診治。

港大內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陳栢羲指,正透過私家醫生網絡舉行房顫研討會,招募家庭醫生參加,港大會提供專業支援及培訓,讓家庭醫生掌握臨床診斷及解讀數據,計劃預算約二百萬元,將在六月正式推行。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