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金:認識新加坡四十年

一九七五年首次踏足新加坡,該國被逐出馬來西亞不過是十年前的事,社會氣氛不太安定。一個細小的華人社會,完全被敵對民族的國家包圍,除海港外,幾乎沒天然資源可供經濟發展。

導遊是一位馬來裔女子,她向團友說:「這團有來自香港的客人,我代表新加坡歡迎他們。但要特別指出新加坡跟香港不同,我們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而香港則是英國殖民地!」這番話令我對新加坡人產生四十年來不變的印象──他們的國家觀念極強,以身為新加坡公民為榮。相對之下,九七回歸不但沒加強港人的國家觀念,反令不少港人與國家更疏離,要求國家嚴守「一國兩制」,河水不犯井水!

李光耀立國,本意非要新加坡成主權獨立國家,因他知道沒有馬來半島這大後方,以新加坡小島一隅,難有作為!很不幸,由於馬、華兩民族矛盾難解,加入馬來西亞兩年後,結果被逐,李光耀由帶領一個省,變成新加坡立國總理。新加坡人變成「靠自己」,一則面對不懷好意的鄰近國家,包括馬來西亞及印尼,另一則面對冷戰時期足以湮沒新加坡的瞬息萬變國際形勢。新加坡人的「敵」、「我」觀念特別強烈,成為他們國家觀念基礎。

香港與國家關係疏離,相信亦始於新加坡立國年代。經歷一九六七年暴動後,港英政府開始以懷柔政策重建香港社會,包括公共房屋建設、免費教育、社會福利、廉價醫療等,與當時動盪不安的中國大陸相比,落差強烈,港人對自己是否中國人,根本不願多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