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華語特殊教育缺學額 團體促平機會正視

【本報訊】特殊學習需要學童的求學之路不易行,對有特殊學習需要的非華語學生而言更是漫長吃力。有關注團體昨約見平等機會委員會,指以英語授課的特殊教育學位不足,即使國際學校亦需輪候數年,令學童缺乏平等教育機會,促港府增加英語授課的特殊學校。

輪候國際學校 最長等六年

非華語特殊教育需要學童的家長關注組數名成員,昨聯同南區區議員司馬文約見平機會,關注組發言人Trisha Tran表示,自己為越南人,丈夫為印度人,五歲的次女學習進度較普通小孩遲兩年,肌肉及語言發展均有障礙,現時需月花兩萬五千元到私立訓練中心上課。她表示,女兒需以英語學習,以維持學習進度,但公立學校的選擇很少,國際學校的特殊教育需要學位僅得八百四十多個,需輪候二年至六年。

Tran批評現行的教育政策未有顧及有特殊學習需要的非華語學生,又指如女兒適齡入讀小學時,仍未輪候到學位,只好讓女兒留在私立訓練中心學習。關注組促港府增加以英語授課的特殊學校和資助國際學校的特殊教育需要學額,以縮短輪候時間。

平機會發言人表示,港府有迫切需要檢視非華語生的特殊教育需要,並與公營、直接資助和國際學校商討如何解決學位不足問題。平機會將跟進個別投訴個案,亦會繼續和教育局反映家長意見,並監察政府所推行的措施,以確保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童,享有平等教育機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