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家長潛移默化下,學生的志願往往脫離自己喜好及長處,變成「家人的志願」。
註冊心理學家林玥彤承認,不少學生的志願其實是家人的願望,「你問佢點解想做I Banker(投資銀行),佢哋唔知點解想,再深入了解,其實佢哋根本唔鍾意。仲有啲學生唔知自己鍾意咩,反問我『咩係鍾意?』」
她提醒家長,根據過往研究,錢與快樂並非成正比,當賺到的錢「夠食夠住」,再多的錢亦不能帶來快樂,甚至會變得不開心,「家長應該back to basic(返回基本),一個人嘅才能可以充分利用到,滿足感大,成功機會先會大啲,錢就自然會有,唔係諗份工有幾多錢先去做。」
中原人力資源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周綺萍亦指本港部分家長對子女過分關顧,幾近「控制」,不少年輕人因而只順從家人安排,較少思考自己的理想職業,缺乏「career planning」(事業規劃)。她坦言,求職者若清晰自己意向,一般對工作的投入程度及熱誠等,會較「唔知自己想點,隨便搵份工做住先」的求職者高,較易獲僱主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