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開會,到了塞爾維亞的首都貝爾格萊德。在美國與歐盟通過北約組織瓦解南斯拉夫之前,該市便是南斯拉夫的首都。在南斯拉夫的聯邦體制內,塞爾維亞人扮演着把整個聯邦黏合的作用。可惜,在瓦解南斯拉夫的時候,塞爾維亞卻被西方政界和媒體等同為吸血殭屍,兇殘成性,這也許是歐美媒體慣用的顛倒黑白妖魔化伎倆。
瓦解戰爭之後,塞爾維亞立國。十多年之後,在貝爾格萊德看不到戰爭的傷痕,只是經過長期的經濟制裁,發展的水平在東歐居於低下,沒有當年南斯拉夫時代的神氣和活力。走在貝爾格萊德的街頭,與東歐、中歐城市差別不大,甚至在新貝爾格萊德的USC商場外走着,感覺與北京燕莎商場外一樣。只是北京多了許多汽車,新貝爾格萊德沒有中國人。
開會之餘,在香港教過的德國大學國際碩士班學生請我吃飯,並帶我到九九年中國大使館被炸的遺迹憑弔。整個大使館都搬走了,只留下一個紀念碑,寫着塞爾維亞國家與人民不會忘記在最困難時候中國的幫助。碑前有些鮮花,是貝市溫州商會、歐洲華商會所獻,看不到中國政府的任何痕迹。轟炸已經十五年,學生當年只是中學生,卻還記憶到一切,並對中國表示深情的謝意,或反映當地人民的感情。
大使館被炸是中國的國恥,當年只是抗議而已,軟弱得很。今年年底,李克強總理會到貝市,希望外交部安排他到紀念碑前獻花,不忘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