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刀集:提委會就是搞篩選

按人大所提政改框架,有說維持低門檻入閘,而可加大由入閘到正式提名的透明度,入閘的人如果民間支持度真的很高,提委會也不敢隨便篩走。輕易篩走高民望的人,提委會一樣要付出沉重的政治代價;像立法會的曾主席便如此認為。

過去提名兼選出特首,選委會一手包辦,泛民也總有一人能出選,雖然最終不會當選,可就全程參與;可一旦框架實行,泛民怕連唯一的候選機會也失去,實際意義便從原來的沒得當選,倒退成沒得競選,不止輸了結果,便連競選過程都輸掉。

所謂增加透明度,便有把競選過程一分為二的意思,除了將來的二至三位正式候選人會有競選騷,就連入閘到成為候選人的篩選過程也一樣有騷,比如照搞政見發表會、電視辯論等,泛民政客便不用擔心少了騷政見、騷理念的機會;即是除了讓最後贏出競選的人風風光光,也會讓被篩走的人走得轟轟烈烈。

但政改框架,連平等提名權的民主標準都不願承認,民意又能有甚麼標準呢!

不同機構、不同媒體的民調,提委會會接受嗎?就算是大學做的民調,說特首評分低,不也是一樣有人質疑?

到時候,提委會要自搞諮詢、自辦民調嗎?所謂民望高,怕又要落入見仁見智的爭拗。

更何況,提委會的存在目的就是搞篩選,先天安排便是由少數人代表多數人的民意,以判定入閘人選的愛國愛港程度,用國家主權意識凌駕特區民意,到時候要篩走誰,豈會因為誰的民望高而手軟,更不需要付出甚麼政治代價。提委會不會篩走高民望的說法,不是曾主席天真,便是曾主席認為泛民都很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