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居屋杯水車薪 解樓荒舉步維艱

千呼萬喚始出來,新居屋下月公布售價及申請資格,十二月正式接受申請,為無殼蝸牛帶來一線希望。可惜今次推出的居屋單位僅有二千二百多個,遠低於港府每年供應目標,對龐大的市場需求有如杯水車薪,有人形容中籤率「難過中六合彩」,道盡無殼蝸牛心中的無奈,也充分反映港府拓土建屋的難處。

今次新居屋涉及五個屋苑,分別位於沙田、荃灣、青衣及元朗區,實用面積多在四百平方呎以內,屬於典型的上車盤。今次推售有兩大看點,一是鑑於目前私樓價格高企,當局擬將新居屋折扣率由通常的七成降至五成,減輕上車一族的負擔;二是因應通脹上升,將申請資格提升至月入五萬元的家庭,擴大申請者的範圍。

當局調整新居屋折扣率及申請資格,有利亦有弊。一方面可以惠及更多申請者,更公平,另一方面亦令競爭更加白熱化,中籤率更低,有業界人士估計今次會有數以十倍計的超額認購,恐怕還是過分保守。不可不知,以往居屋申請大多超額認購數十甚至逾百倍,當局上次推售地點偏遠、管理費堪稱「天價」而且是居屋貨尾的大澳天利苑,八十五個單位竟然錄得一萬多個申請,超額認購一百四十多倍,打破歷史紀錄。新一批居屋各項配套設施都較天利苑優越,勢必再一次爭崩頭,用「難過中六合彩」來形容並不為過。

市場對新居屋需求如飢似渴,到了不理好醜但求就手的地步,說到底還是因為供應太少。本屆政府將房屋問題列為施政重中之重,訂下未來十年建造四十七萬個公私營房屋單位的目標,年初施政報告再次對房屋問題重點着墨,計劃將居屋供應大增六成,平均每年提供八千個單位。但如今一年將過,當局只能提供二千多個居屋單位,連房屋署署長都不得不承認,同既定目標相差太遠,強調當局會「努力覓地建居屋」。

平心而論,當局建屋目標不可謂不宏大,找地不可謂不努力,問題是社會泛政治化之下,掣肘太多,港府無能為力,致使拓土建屋寸步難行,空有「盲搶地」之名。尤其是經過今次佔中之亂,社會更加撕裂,反對派議員發起全面不合作運動,又「佔領」了對發展至關重要的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意味着港府今後推動發展計劃阻力更大,麻煩更多,房屋大計隨時淪為畫餅充飢。

中央官員早就警告,房屋問題是經濟及民生問題,解決得不好就會變成政治問題。觀乎回歸十七年來的風風雨雨,紛紛擾擾,不少爭議確實同房屋問題有關。年輕一輩近年走到社運的前列,今次更成為佔中行動的主力,除了受到「民主」、「真普選」等政治口號的迷惑,對安居失望、對前途悲觀,也是重要原因。

沒有安居樂業,就沒有社會穩定。港府總結佔中教訓,認為是對年輕人的教育工作出問題,卻沒有觸及望樓興嘆的核心問題,可謂顧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