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組織和政府官員的「公開對話」還沒有展開就在互相指摘中告吹。這是雙方的「共同心願」,大家都覺得做戲很煩、很累,都覺得「公開對話」是在幫對方表演。「當初」大家之所以「同意」展開「對話」磋商,是因為都想緩和一下緊張局勢,爭取民意支持「自己理性」,「有誠意對話解決問題」,社會輿論的主流意見認為「對話是唯一的選擇」。
經過一個星期的展開「公開對話」磋商,一方面局勢緩和了,一方面雙方都在對話前夕「重申自己的堅定立場和要求」,結果「公開對話」也就順應形勢、如願以償的擱置告吹。對此,公眾也早有預感,覺得沒甚麼,反正對話不對話就那麼回事,都一樣。不過,「擱置對話」畢竟是政府首先提出的,讓人感覺是政府更不想演戲,是政府經過評估覺得如今的形勢「擱置對話」對政府更有利。因為一是學生組織和反對派的「佔領」行動已氣勢「三而竭」,各佔領區每天只有「小貓三幾隻」,民意已逆轉,多要求佔領者盡早離場,學生組織的「對話」本錢大減,就要「負債」了;二是在此情勢下,早就可以預料必「談崩」的對話一旦談崩,學生組織和反對派正可以藉機發動新一輪的「佔領」和抗命活動,政府不想給他們這樣一個機會,乾脆不談。
只是不管怎樣,新一輪的對抗一定會開始了。林鄭月娥回答記者提問,擱置對話,矛盾升級,會不會引起流血鎮壓?林鄭「很不負責任」的表示,這不是她這個「局外人」應該指指點點的。那麼,誰是可以「指指點點」擔起「流血鎮壓」責任的「局內人」呢?香江警察乎?CY乎?朝廷乎?駐港解放軍乎?林鄭要陷誰於不義呢?
政府擱置對話,新的抗爭會一波接一波,朝廷「不妥協、不流血」的方針再臨嚴峻考驗,「局內人」又要更加緊張忙碌、費煞思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