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中退燒,因此引發的後遺症卻不斷浮現,包括經濟損失、社會撕裂、法治蒙污、中港關係惡化等等,醫治這些創傷殊非易事。佔中搞手及幕後策劃者為達到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一手點燃佔領火頭,將七百萬市民綁上戰車,令香港付出慘重代價,難道能逃避責任嗎?
事實勝於雄辯,佔中沒有迫使中央政府在香港政改問題上讓步,反而極度擾民。一個聲稱爭取民主的街頭運動,結果引發天怒人怨,社會唾棄,這不是很諷刺嗎?佔領不得民心,失敗是遲早的事,但佔領引發嚴重的後遺症,社會和諧不再,族群嚴重撕裂,非短期內可以撫平。因政治立場相左,昔日的好同事、好朋友勢成水火,不少家庭不和,甚至喜事宴席安排座位都成為麻煩事。網絡上的分化更為極端,原本用作聯誼的社交平台爆發「unfriend(移除朋友)」及「退Group(群組)」潮,異見者私隱被起底、點相及唱衰個案亦層出不窮。現在的香港,已不是人們熟悉的香港,怎不令人痛心疾首。
佔領行動沉重打擊經濟,更是有目共睹,旅遊、零售、酒店、餐飲、運輸業首當其衝,本已疲弱的經濟雪上加霜。港大公布經濟增長預測報告,指由於出口市場萎縮及本地需求轉弱,將第三季實質經濟增長由原先估計的百分之三點七,大幅調低至百分之二點四,第四季進一步收縮到百分之二點一,這還未計入佔中因素。學者警告,今次街頭抗爭行動對本地消費需求、訪港旅客服務需求及投資需求都構成負面影響,影響程度視乎佔領行動持續多久,若佔領延續一個月,本地經濟增長將下調百分之零點四,若維持三個月,本地經濟增長將下調百分之一點二。換言之,因為佔中的破壞,香港經濟損失數以千億元計。
小商戶在佔領之亂中受創最重,怨氣最大,迫使他們化悲痛為力量,發起索償行動。昨日有商戶成功入稟小額錢債審裁處,向佔中搞手索取賠償,損失更大者則擬起訴至區域法院,類似索償行動必將陸續有來。玩火者必自焚,佔中搞手及幕後策劃者一手點起佔領火頭,把好好的香港搞得烏煙瘴氣,他們必須承擔因此引發的嚴重後果。
佔領行動與民為敵,豈止是禍害經濟及撕裂社會那麼簡單。交通幹道被霸佔,政府部門被包圍,警方執法遭挑戰,香港已到了「和尚打傘,無法無天」的地步。有人形容佔領是「港版文革」,佔領者是「港版紅衞兵」,雖不中亦不遠。
法治是民主及自由的基礎,以破壞法治為代價爭取民主,充其量是群眾的暴政,這早已被世界各地的社會騷亂所證明。可以說,作為核心價值的法治因佔領而蒙污,是香港付出的最大代價,遺禍深遠。如果禍港殃民者不受懲罰,試問天理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