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刀集:誰對誰垂範

特區正值政改關鍵時期,改得鬧哄哄。台灣政治向來不沉靜,年底又有「七合一」選舉,其中的「六都」選舉更加有指標作用,可以預示兩年後的總統大選趨向。

直轄市上屆五個,國民黨贏了濁水溪以北的三個,馬英九也順利贏得大選。今年桃園升格,直轄市增至六個,形勢有變,國民黨有優勢的是新北、桃園,但高雄、台南依舊穩輸,剩下來的台中、台北,一般預估國民黨候選人凶多吉少。六都選舉,不是三比三,就是民進黨贏四比二,果真如此,則兩年後的大選結果也不難想像了。

執政黨如果輸掉政權,國民黨及支持者自然憂心。但於政治而言,不過執政變在野,行政變監督,政黨反省過後,政治上並未絕望,仍然有希望,四年後大可捲土重來;於社會而言,不過政黨輪替,始終是台人治台,選民激情過後,台灣人不會不開心,輸掉政權的是政黨,台灣人沒有輸掉主權。

反觀香港,「一國兩制」,特區都說「港人治港」,但港人似乎有分等級,建制跟泛民本是政黨派別,到頭來卻被看成兩種港人。於是乎,政改就以建制不失主權為原則,只限建制「港人治港」。但曾幾何時,說起回歸,卻是建制跟泛民都一起擁護。

回歸時興起一種說法:「一國兩制」也可適用於台灣,對台灣有垂範的作用。只是一垂到如今,似乎永垂不起。如今有人說,政改改成這樣,阿爺雖然壓倒特區,可就隨時輸掉台灣。不過,阿爺玩政治起家,政改如此,自然知道箇中利弊,這特區「一國兩制」對台垂範,起始或有此意,但實行下來,卻是特區人民學習台式民主、台式抗爭的多。正是不知誰對誰垂範,特區回歸跟兩岸統一模式,怕早就脫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