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通過關於香港政改方案的基本原則,走過了二○一七年普選行政長官的進程第二步。面對北京「企硬」,香港反對派自然不接受。雙方進一步對立,這原是意料中事,究竟有沒有可能峰迴路轉?看來可能性甚低。
香港的亂局將會繼續亂下去,繁榮安定談不上,至於會否影響國際投資以至本土經濟活動,現在還拿不準。外國勢力希望亂中取利,目標自然是對付北京。事實上,大財團的投資早已國際化,若然香港生亂,受苦的只會是中小企業。
當然,就是發生了「佔中」行動,影響也是短暫的。問題是,香港的國際經濟、金融活動中心地位,很有可能會逐漸下降,也會逐漸為亞洲其他大型、成熟的經濟金融活動城市所取代。一旦「佔中」爆發,繁榮肯定不再,香港人的苦日子即將到來。
現在,打「口水戰」根本毫無意義,反對派說甚麼「國際標準」,這只不過是嚇唬人的語言。世界上的普選各式各樣,西方各國的選舉或者是直接選舉,或者是間接選舉,同為西方民主大國,美國有美國的制度,英國有英國的制度。總而言之,世界上並沒有統一的所謂「國際標準」。更何況,香港並不是一個國家,只是一個地方的自治政權。
說甚麼標準都是假的,反對派的要求就是希望他們的「自己友」能夠入閘,再經過動員、起哄選上行政長官。反對派當選行政長官,並不是全心全意地為香港人服務,而是要與中央人民政府「耍花槍」、「鬧彆扭」。如此下去,施政必然不暢,只會是搞一些「譁眾取寵」的動作。「較勁」的結果,只會苦了香港人民。從今天立法會反對派的種種拉布行動造成的惡果,已可見一斑。
如果這個反對派的行政長官勾結美英外來勢力,那就更可怕了,他便成為了帝國主義的代理人,一切唯主人之命是從。英國人統治香港之時,當然保護英資財團的利益;如果勾結美國勢力,那更會為美帝國主義的全球戰略服務,為美國的圍堵中國、防止中國崛起服務。到時候,京港日日對抗,香港還會有寧日嗎?港人還會「有啖好食」嗎?
中央當然清楚預計到,香港反對派勢力一旦當權,與美英反華勢力連成一線是必然的。現在普選還沒有開始,反對派的頭面人物如李柱銘、陳方安生、黎智英等,不是公然和美英外國勢力密談奪權的詭計嗎?黎智英不是秉承主人的旨意派發活動基金嗎?宋代歐陽修說:「禍患常積於忽微。」旨哉斯言!現在「禍患」已不是微小的了,而是明目張膽,明刀明槍,豈可掉以輕心乎!
說中央「企硬」,其實只是一個「長痛不如短痛」的決策而已。
對於政改,中央已經一錘定音,反對派的「抗命」劇目隨即上演,但已無甚麼用處,即使往後「佔中」行動出現,可能也只是強弩之末而已。相信警方已早作準備,中環未必就能出現大規模騷動。
同時,「被運動」的群眾也許早已厭倦,剩下的只是一些被煽動的青年學生。其實,反對派正在發動所謂罷課,惟由於大學生上學頗為自由,罷課與不罷課,未必影響巨大。另一方面,中學生「被動員」罷課,影響學業,影響升學考試,必然引起家長不滿,增加對立面。反對派的罷課行動能否成事以至堅持,也很難說。
人大作出決定,爭議應該告一段落。普選是否停步,未可逆料。「柳暗花明又一村」會否出現,且看幕後較勁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