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死結解不開 經濟民生無運行

全國人大常委會一錘定音,敲定被形容為「三落閘」的特首普選框架,激起泛民陣營強烈反彈,對抗行動全面展開,一方面發動街頭佔中,另一方面準備在立法會全面杯葛港府施政。港府管治無能,施政本已寸步難行,今後管治更將陷入癱瘓,連累經濟及民生,香港沉淪已是無可避免。

事實上,相對於佔中等街頭抗爭行動,立法會不合作運動對港府施政衝擊更大。前者是非法行動,當局執法師出有名;而拉布是議員合法權力,只要議事規則不改,當局根本無奈其何。近年尤其是上個立法年度,拉布流會已成常態,無論是長者津貼、財政預算案還是開設創新及科技局,莫不受到不同程度阻撓,更有不少議案無法在上個會期完成,只能拖到下年度再議。須知以前只是個別激進議員拉布,已對施政形成很大掣肘,而隨着政改方案爭議加劇,整個社會陷入政治狂熱,一旦泛民議員綑綁拉布,所有議題包括經濟民生都會被封殺,立法會將徹底癱瘓,施政空轉已在意料之中。

可以見到,在一片政治狂熱的今天,已沒有多少人關心經濟及民生,連與市民息息相關的全民退休保障研究報告也無法引起太多人關注和討論。更不堪的是,踏入今年,隨着內地旅客人數增長放緩,以及消費模式改變,本港零售數字已連跌六個月,拖累第二季經濟增長大幅放緩,意味着香港經濟即將步入寒冬;然而與此同時,政改爭議卻不斷升溫,佔中呼聲甚囂塵上,經濟冷政治熱,形成鮮明對比。

一葉知秋,香港競爭力每況愈下,不是沒有原因。有人誇誇其談,聲稱「沒有民主,就沒有民生」,這純屬欺人之談。在港英時代,香港沒有甚麼民主可言,但經濟民生卻能迅速發展,成為舉世矚目的東方之珠,這該如何解釋呢?回歸後,香港人享有比過去一百五十年更多的民主權利,甚至有機會在二○一七年實現一人一票普選特首,香港反而更加混亂不堪,經濟民生停滯不前,這又該如何解釋呢?說到底,政治衝擊經濟及民生,正是導致香港不斷沉淪的根本原因。由此可見,政治死結解不開,社會分裂,施政空轉,經濟及民生就無從談起。大部分市民其實並不關心政治,無奈被少數激進者綁架,只能聽天由命。

最諷刺的是,當周邊地區正全力發展經濟,香港卻深陷政治泥沼無法自拔;當新加坡競爭力一騎絕塵,香港卻還在內鬥內耗;當內地城市後來居上,香港卻不進反退。是非成敗轉頭空,香港歷經百年滄桑,才由一個小漁村發展為國際都會,而回歸僅僅十七年,國際都會已淪為動盪不安的政治城市,甚至隨時淪為泰國及烏克蘭的翻版,怎不令人慨嘆。

「興亡莫問前朝事,江水東流去不還。」號稱福地的香港,又一次走到歷史的轉折點,是繼續沉淪下去,還是由亂入治,視乎七百萬港人的選擇,也取決於中央政府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