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書商是教科書售價高企代罪羊

今個星期是學生開課的大日子,也是一眾家長緊張不已的時刻,筆者作為一個家長,也要為孩子的開課準備打點;幸好孩子比較懂事,很多時都會自行安排,但也少不了張羅課本、校服等瑣事,而每年教科書開支更是社會關注的議題,教科書售價已是一個飽被批評的對象。很多人都以為,教科書售價連年上升,是出版商無良之故,但這個看法未免將整個事情簡單化,並不是真正認知問題的態度。因為要是書商加價就是無良,那麼社會上各種物品加價也屬無良之列,須知道香港是一個自由經濟城市,價格由市場力量決定,各種價格背後必定有其原因,與其抱怨價格高昂,不如探究為何價格定在這個水平,這才有助明白箇中原因。

通脹高企 成本上升

首先,教科書的價格上升,和總體物價上升大有關係。當現在香港的通脹還是高於百分之四的時候,生產成本都往上,不少人批評教科書的成本,但我們也要公平點看,當通脹高企時,書商也要承受生產成本上升的壓力。而且,通脹只是全港總體物價的上升幅度,教科書價格上升和總體通脹上升,兩者的幅度可以有很大差距,例如紙張在總體通脹的計算中微不足道,可是紙張成本在教科書價格上卻是舉足輕重,在成本上升的格局下,教科書的售價每年都會上調。問題是,書商可以將生產成本上升轉嫁用家,用家除了希望靠薪水上升來抵銷之外,卻沒有其他方法,可是目前小市民的薪金上升往往追不上通脹,也自然地抱怨教科書的售價加幅,增添了他們的負擔。

第二,教科書的成本其中一個很大的部分,是來自監管的費用,這方面涉及了課程更改,教科書送審和書商內部的教材費用,而這些都是造成教科書售價不低的一個原因。書商要出版一套教科書,是要配合教育局的課程內容,可是課程內容並不是恒久不變,而是變化很大,這令教科書的固定成本無法在較長的時期回收。

出生率降 市場萎縮

一套教科書要投資很多的資源在固定成本上,而要回收固定成本,不二法門是從售出的數量上打主意,當課程是穩定的,回本期也可以長久些,書商的固定成本劃分到每本書上,都會少很多。可是目前的課程變化巨大,形成固定成本的回收期不確定,也令每本教科書承擔的固定成本增加了。更不要說現時教科書的送檢程序令成本上升,而教材也是增加成本的原因。

第三,就是出生率下降。現時中小學的教科書市場連年萎縮,已出現了只有數家書商的情況。人們或許會以為,只有數家書商不就是可以讓書商合謀定價來賺取暴利?但教科書市場的一個特點,就是整個市場大餅最多是多少,眾書商都心中有數,教科書不同其他商品,不是價格較低就會多售出教科書。當出生率下降,會令整個需求下降,在上文所說的固定成本回收上,會更是困難,情況就好比單幢樓要承擔較高的管理費一樣。現在小學生人數有數年的上升,但過了這大約六年的上升期後,又會打回原形,教科書的售價也受到使用人數的變化而不可能大幅下調。

其實這個問題的一個解決之道,是以電子書來取代教科書,可是電子書的普及要很長的時期,而當下的中、小學的資訊科技往往都是追不上,形成電子書只停在論述的階段,真正使用電子書的學校並不踴躍。

更令人感到氣餒的是,電子書閱讀器售價不低,假如要使用電子閱讀器,應用電子書的總成本也不比傳統教科書低。所以教科書問題是年復一年,而找書商無良來作為教科書售價高企的解釋,只是方便地找到一頭代罪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