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匪諜」,是兩蔣時代的稱謂。那年頭還在喊反攻大陸,實行「三不政策」——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兩岸處於敵對狀態,互不交流,對岸政權的強弱,民間如何生活,便成了兩岸私密。國民黨政權吃過虧,明知共產黨擅長滲透策反,民間便自有一股保密防諜氣氛。
說來弔詭,兩蔣而後,最能堅持「三不」、對彼岸敬而遠之的,倒是賣力批評兩蔣的陳水扁。阿扁執政八年,兩岸民間交往頻繁,他卻無視台商往來海峽,還要利用第三地作中轉,像香港特區便是在這種政策下人流、物流的受惠者。
反之做過小蔣英文秘書的馬英九,算是臨近親炙,更不時自詡繼承小蔣之志,一上台便實行「大三通」,通航、通商、通郵,使兩岸民間得以名正言順地交往。馬英九更恢復海基、海協兩會的協商,由民間而官方交流,名義上說是兩岸經貿協議,但明眼人都知,實際上是接受大陸讓利。
時移勢易,資本主義搞不過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彼岸成了強國,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卻回不來,經濟要仰強國鼻息。如果從保密防諜的角度看,陳水扁時代的確比馬英九時代做得徹底。馬英九既要跟彼岸作經濟協商,偏偏前線官員又搞出個「共諜案」,好比既要經濟讓利,又要保密防諜,邏輯上進退失據。雖然事情未搞清楚,但也難怪外間先作官僚權鬥的聯想。
有政權就有機密,不是說台灣不應該有機密,但台灣始終是言論自由的民主社會,這個「共諜」罪名,怎可能是舊時標準?兩岸官方都在交流了,真要防的又豈只是間諜?政府不提,民間已經有人搞抗爭,提防強國價值隨着經濟讓利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