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決策,很多時要看數字,做經濟政策便看經濟數據,做政治決策,理所當然便參考民意。有數據好辦事,民間常用的語言,便說「數字會說話」。
特區政治,要知民意,學術機構會搞民調,政府則愛搞諮詢。民調有命題技巧,學者的民調向來有人不服氣,諮詢除了看如何收集意見,結果更由政府解讀,一樣無啥公信力;特區政治,要了解民意,真的不如民間搞群眾運動。
遊行前已知,「反佔中」大遊行一定會被拿來跟「七一」相比,最重要的比較就是比人數。自己盤數自己篤,主辦單位的統計數字,照例會多過學者統計和警方統計出來的數字;值得留意,主辦方跟學者得出的人數,都是「反佔中」少於「七一」,只有警方的人數是「反佔中」多於「七一」,警方的公信力受質疑,看來真要檢討一下自己的計算方法,如果只是計走出維園門口的人數,有人要行「循環線」,不斷進出,這計算方法有啥意義。
除了比人數,更有人比性質,所謂自發性與被動員,前者是無償遊行,遊行過程還可能作政治捐獻,後者視遊行如工作,遊行前後飲茶吃飯,遊行完要收報酬。民意上的分別,前者積少成多,後者由少數動員成民意。過癮的是,明明知道很多媒體都會拿放大鏡檢視今次遊行,但動員起來照樣讓媒體捕捉到有償遊行的蛛絲馬迹。
遊行人數的多寡,反映了民意傾向,民意由下而上,原本是作為決策的考量,但實際情況,是政府的決策早已露端倪,如今需要這數字,不過表示決策有民意基礎。
政府要民意,不靠諮詢靠動員遊行,運作起來卻難免由上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