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豪話齋,玻璃杯平常放在那裏,你不會留意,不小心打爛了,你才會發現它的不同形態。特區行政、立法關係,行政長官小圈子選出,立法會議員有普選,即是政府無認受性,議員有民意支持,先天上這種關係已脆弱如玻璃杯。
加之現行政府要扮強勢,寧輸一場仗,不輸一口氣,鬥氣話說得比玻璃杯還清晰明白,每次答問大會還以為自己在教女,有問題都是子女成長問題。於是,行政上一有問題,也是立法會議員的問題,向議員訓話多過回應議員質詢。本來散收收的泛民也有集體抗議退場之時,行政、立法這隻玻璃杯,始終要打爛。
少數政權仍能有效施政,港英時代、回歸初期仍然做得到,不就是一套多談政策、少談政治的管治理念?有所謂「行政吸納政治」。行政、立法關係實際上如履薄冰,但清晰的是政策,政治上愈模糊愈好。
偏偏特區眼下氛圍,動不動就要標籤誰愛國、誰不愛國,大家政治先行,政府數夠票便要過關,政策不容討論,於是立法會最有價值的辯論意義完全無法彰顯。結果,政策若不是被「拉布」,就只會淪為「橡皮圖章」。
前面兩個特首,一個做過港英時代的行政局成員,另一個則是公務員出身,處理行政、立法關係還有港英遺風,雖然各執一端,卻未至於把繩子拉斷。現今的特首,雖然留學英倫,但顯然沒有港英的管治經驗,更沒有學懂港英的管治精粹,到頭來只懂得舊時共產黨的一套,處處製造敵我矛盾。比如拿民生福利來威脅議員通過有爭議的政策,不就是挾持民生以達到政治目的?此等作風,政治上或許會贏,但特區市民就肯定全輸,隨時「贏場交,輸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