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酒良方 葛花枳椇子煲水

世界盃期間球迷深宵睇波,大談波經之餘難免喝幾杯。香港中文大學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高級中醫師梁家俊指,小量飲酒可行氣活血、振奮神經。若體質燥熱不應多喝,否則「熱上加熱」,可致頭痛欲裂、暈眩作嘔等,肝腎功能欠佳、糖尿病者、尿酸高、孕婦或哺乳婦女尤其不宜。解酒方面,以「利尿清熱」為主,可用葛花、枳椇子煲水飲。惟民間偏方勿亂試,例如喝濃茶會加快酒精吸收;酒後吃乳酪或牛油易悶胃。

梁家俊指,各種酒類中,除啤酒較寒涼,紅酒、白酒、烈酒及米酒皆屬溫熱。若身體虛弱、手腳冰冷,喝小量無礙;平素面紅耳熱、煩躁不安、口苦口乾者,可能屬「熱底」,不宜多酌。

建議啤酒最多飲一罐

他解釋,人體受環境、天氣、情緒及飲食等影響,有寒、熱變化。以捱夜睇波為例,睡眠不足兼多吃薯片等煎炸零食,本已上火,不宜再多喝酒,輕則可致頭痛欲裂、神志不清、風疹,重則可尿血吐血,尤會損害心、肝及脾胃。

一般建議,啤酒每日只應喝二百至三百毫升,即一罐或一小瓶;紅、白酒五十至八十毫升即一杯;烈酒二十至三十毫升即一小杯。

他指,喝酒引致急性不適的個案,多由西醫診治,但不少人在之後的「緩解期」仍作悶作嘔、無法集中精神。曾有病人宿醉後扭傷,「紮住腳」來求診,仍常感「wing wing地」,無法工作,故處方疏肝解鬱中藥,調理數天可恢復。

梁又指,最簡單「解酒」方法是喝大量清水,加快酒精排出。中藥方面,以利尿清熱為主,市民可用葛花三錢及枳椇子三錢煲水飲,味甘性平,可引津液上太陽經,解肌除煩並止渴止嘔,若無葛花可用葛根一両代替;以中藥棉茵陳煲水也可。

坊間偏方不可以亂信

他說,坊間不少解酒偏方,如花旗參、濃茶、牛奶、蜂蜜、乳酪、西瓜、柚子及芹菜、香蕉及橄欖等,皆未有實證根據,不宜亂試。不過,與其酒醉後才解酒,他呼籲市民還是節制飲酒為上。

解酒Yes & No

解酒中藥 葛花3錢(或葛根1両)加枳椇子3錢煲水,可用兩至三碗水煲成大半碗;或棉茵陳5錢至8錢煲水,可用兩至三碗水煲成大半碗。

提神穴位 用拇指按壓另一隻手近「虎口」位的合谷穴,用力按至微感酸痛,每次約五秒,可紓緩頭痛、暈眩。

民間偏方 花旗參、濃茶、牛奶、乳酪、蜂蜜、西瓜、柚子及芹菜等,全部未有實證可解酒。

資料來源:梁家俊中醫師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