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刀集:標籤效應

「長毛」對上一次被趕出場,是特首的答問大會,身前的「大舊」站起來大聲抗議,「長毛」似是手執紙團,兩手握拳,未曾動作也未站起來,已被保安趨前按住。

「長毛」意圖行為不檢,立會曾主席能認定,很難不跟刻板印象相關,「長毛」激進,本身就是個標籤。多數人不會認為曾主席判錯,「長毛」接下來九成九便是站起來大聲抗爭,更會把手中紙團往特首方向扔;但要說是必然,就始終要等那還沒發生的零點一機會。曾主席的認定,顯然是個標籤效應。

到得新界東北發展的前期撥款表決,十幾廿個泛民議員圍在財委會的吳主席台前,未及返位投票,結果出來,反對的只有兩票,反對不了。

表決後吳主席躲避媒體,反而是曾主席表達了自己看法,認為這些泛民議員看來都沒投票的意願。

一個「長毛」易判定,因為「長毛」的標籤,就是激烈抗爭者,但十來廿個議員要如何判定?誰人當主席,都難以肯定這一群議員,當中沒一、兩人有意欲返位投票。

這群議員的同質性,至此已無激進、溫和之別,反正推而廣之,「泛民」反政府,「泛民」也就是個標籤。標籤效應,原來是標籤抗爭者,不由得再標籤異見者,接下來舉凡發聲都要標籤。

再原來只在立會裏標籤;後來便連民間也標籤,那個團體好抗爭,政府早已標籤起來;搞到今天,便是司法界裏頭,也要有標籤。

標籤要有效應,這標籤便要簡明,不需是甚麼激進、泛民、抗爭之類,而是統一標準,名曰「愛國」。

從今以後,特區就只需標籤誰愛國,誰不愛國,所謂「兩制」,也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