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他命當糖食 幼童「進補」中毒

幼兒好奇心強,愛四處走動「搵食」,隨時禍從口入!大埔那打素醫院急症室今年已接獲十一宗兒童中毒個案,預料全年極可能超越去年的十三宗。家居中看似無害的物品,均可成為兒童「毒物」。曾有幼童誤將護膚乳液(Lotion)當成乳酪,狂飲半樽致不適;更有港媽擔心小朋友「唔夠補」,任由兒子將維他命丸當軟糖,一日「啪」五十粒,終致嘔吐大作要入院治療。有醫生奉勸家長妥善儲放藥物或化學品,以免兒童誤食。

大埔那打素醫院兒科專科醫生鄭恩華稱,意外中毒的兒童中,多數是在家誤服異物、藥物或清潔用品等。大多數兒童中毒個案未釀成嚴重後果,主要引起嘔吐、肚痛等不適。

嚴重需洗胃「解毒」

他指不少兒童送院時,因家長不肯定他們吃下多少有害物質,為安全起見,一般會安排病童留院觀察,嚴重個案需用活性碳或洗胃等方法「解毒」。

幼兒好奇心強,愛到處走動,見藥物、化妝品等顏色鮮艷,形狀與糖果相似,很容易「亂食」導致中毒。他透露,曾有四歲男童誤將護膚乳液當乳酪,飲下半樽約五十毫升,登時狂嘔送院;亦有幼童「見窿就塞」,將異物如細小積木放入鼻孔、耳孔等,造成發炎。

不少家長過分擔心小朋友營養不足,會購買多種維他命丸給子女「進補」。

過度服維他命須換肝

鄭指出,近期有四歲男童的媽媽以為維他命「愈多愈有益」,特意購買樽裝維他命丸,與軟糖混在同一瓶子,着兒子當零食,「個仔見啲『糖』五顏六色,阿媽又支持,當然密密食,一日就食晒五十粒!」結果補身不成卻嘔吐大作,幸好最終無大礙,但要留院觀察數天。

鄭恩華提醒家長,維他命A、D、E及K屬於脂溶性,若服用過量,維他命會在體內積聚,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尤其服食過量維他命A可致肝中毒,以往曾有女童因此要換肝。他又叮囑家長切勿在子女面前將藥物說成糖果或「好味」,亦要留意產品的建議用量,避免兒童過量進食;一旦發現兒童誤服藥物或有急性中毒情況,應立即求醫。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