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準備結婚,一定要來上海街,因為這裏會為您提供婚前婚後的一條龍服務。」在旅遊發展局官方網頁上,上海街被推介為「結婚禮服街」,如果你信以為真前往參觀消費,必定大失所望,因為具有本地特色的上海街敵不住時代洪流及租金狂漲的雙重壓力,早已面目全非。而上海街的湮沒,正是香港逐漸失去特色的縮影。
時光倒流三十年,上海街的確是遠近聞名的婚禮一條街,傳統款式的結婚裙褂、床單、棉被,精雕細琢的首飾,以及其他結婚儀式的物件,這裏應有盡有。然而,本報記者近日到訪該地,觸目盡是一片蕭條和冷清景象,整條街只剩下五間婚禮用品舖仍在慘淡經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年輕人消費習慣改變,加上網購興起,光顧老字號的顧客減少,同時租金不斷狂升,捱不過的只能結業離場。
上海街今非昔比,旅發局的官方推介未能「與時俱進」,只能淪為笑柄。事實上,被當局重點推介卻名不副實的特色街比比皆是,以賣古董出名的上環荷李活道及摩羅上街,雖然依舊有充滿懷舊味道的古董店,惟不少店舖已相繼被時裝店、咖啡店進駐,專賣小古玩的排檔更是稀稀落落。還有旺角園圃街雀鳥花園,本是賞鳥天堂,近年由於禽流感多次侵襲等原因,令遊人敬而遠之,不少檔口不得不關門拉閘。
香港開埠一百多年,這些特色街道及老字號代表着香港發展的不同階段,是活字典及博物館。可惜隨着時代轉變,許多老字號不敵時代變遷而消失,固然令人遺憾,但更多的老字號其實並非被時代淘汰,而是被高昂的租金擊倒。特別是近年旅遊業發展蓬勃,為了迎合財大氣粗的內地旅客,為本地人服務的老字號紛紛被迫遷,取而代之的是各種連鎖店,千篇一律,再無特色可言。年前領匯舉辦尋找傳統小店風味的「尋味時光」活動,被市民狠批是「貓哭老鼠假慈悲」,皆因領匯瘋狂加租迫遷,正是老字號消失的主要原因。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香港特色日漸式微,變得愈來愈陌生,愈來愈沒有人情味,除有在商言商的原因,部分商戶缺乏社會責任感,更因為歷屆政府鼠目寸光,施政向大財團傾斜,不理基層市民死活,更無視香港的傳統文化與價值。前特首曾蔭權任內提倡各區以自身特色發展地區經濟,說得無比動聽,實際上他與富商勾勾搭搭,而且坐視領匯加租趕絕小商戶,足證官商勾結才是摧毀香港特色的罪魁禍首。
失去了才覺得可惜。年前有一部港產片《歲月神偷》獲得國際大獎,也在本港引起極大回響,原因是電影中出現的老街道、老字號、老街坊及濃濃人情味,勾起港人的集體回憶。不怕歲月神偷,只怕港府短視,當局何時才能幡然醒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