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顧之憂不解決 未來基金為誰設

今年財政預算案繼續迴避最受關注的全民退休保障制度,反而別出心裁提出所謂「未來基金」,各方質疑聲不絕於耳。到底未來基金是甚麼東西呢?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解釋是留一筆錢用於未來基建,屬於非經常性開支,總之與退休保障無關。當局無視港人後顧之憂卻奢談未來,其實是葉公好龍的現代版。

立法會退休保障事宜小組委員會昨日召開公聽會,「未來基金」再次淪為箭靶。多個關注團體批評當局漠視長者將來生活需要,促請就全民退保設立時間表,也有人建議將逾二千億元的土地基金分四年撥入退休基金,同時改革強積金制度。會場內群情洶湧,會場外也是炮聲隆隆,示威者要求港府訂立完善退休保障方案,不滿擬議中的「未來基金」只為基建,未能解決人口老化帶來的問題及挑戰。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設立全民退保制度正是民心所向。根據政府的估算,長者人口佔全港人口比例不斷上升,現時七個港人一個是長者,三十年後三個人一個是長者,人口老化加劇,安老問題迫在眉睫,當局再不未雨綢繆,後果不堪設想。港府吹噓的所謂三根安老支柱,分別是個人儲蓄、強積金及綜援制度,其實全部靠不住。大部分打工仔收入微薄,手停口停,根本沒有多少儲蓄;綜援制度覆蓋範圍狹窄,只是聊備一格;而強積金制度先天不足,後天失調,推行十幾年來,劣評如潮,早已證明失敗。在這種情況下,設立全民退保已成為唯一的選擇,不容港府繼續迴避。

事實上,香港作為一個富裕社會,設立全民退保並不是太難的事。正如有人建議,只要將強積金稍作改革,由現時勞資雙方供款變成三方供款,政府承擔一份就行。港府甚麼都缺,就是不缺錢,龐大的外匯儲備不說,光是財政儲備已高達八千億元,遠遠超過國際認可的財政安全線,既然港府有意設立未來基金,為甚麼不設立退保基金呢?未來基建固然重要,老有所養更加重要,老人問題不解決,再好的基建也沒有意義。再說,設立退休保障後,生果金、長者津貼等福利制度就可以取消,即使從經濟角度考慮,全民退保長遠也是利大於弊。港府寧願在安老政策上修修補補,小打小鬧,卻拒絕一勞永逸解決問題,不僅捨本逐末,而且愚不可及。

在香港,除了高官權貴及如曾俊華那樣薪高糧準,喝咖啡、看法國電影打發日子的所謂「中產」沒有後顧之憂,絕大部分打工仔都為未來的退休生活發愁。香港號稱國際大都會,港府是世上最富裕的政府之一,竟然坐視大量風燭殘年的長者無依無靠,不是涼薄又是甚麼。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中央主管港澳事務的官員曾說過,房屋問題不僅是經濟與民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其實,安老問題何嘗不是?香港回歸以來風風雨雨,內耗不停,說到底不就是沒有解決貧窮及安老等深層次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