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大國霸權的策動,抑或是國際上你行我效形成潮流;從顏色革命到阿拉伯之春,從泰國到烏克蘭到這幾天的台灣,我們看到的是民主退潮。民主的體制、程序、文化愈來愈不受重視,人們只是上街、示威、遊行,乃至暴動。不尊重普選結果,不依循議會途徑。說得好聽的是全民參與,不好聽的便是暴民暴力抗爭。誰都說代表全民、代表國家、代表民主,實際上卻是誰都拿不出證據來,也不願證明自己的代表性,只是不停地吶喊,不停地抗爭。
泰國的政策變成不可解決,因為抗爭的一方甚至反對一人一票。而顏色革命、阿拉伯之春都沒有撥亂反正;原來的政治秩序被打破,卻沒有建立新的秩序。顏色革命的結果是各國重新親近俄羅斯。烏克蘭的再暴動實際上是另一場顏色革命。但第一次失敗,第二次會成功嗎?普京的出兵完全出乎美國、歐盟與暴動的當地勢力意料之外,危機會怎樣結束,仍是未知之數。
普京令人意外的舉動,反映出俄羅斯再不會對顏色革命、阿拉伯之春坐視不理。在敍利亞政策上的強硬,而美國焦頭爛額的退縮,已顯示出局勢有變。暴動式推翻政權的方法未必再行得通。
台灣學生佔領立法院轉變為衝擊破壞行政院大樓,性質似正轉變,其中當然有民進黨因素,否則的話,蘇貞昌、蔡英文等不會與學生一起在行政院大樓內示威。台灣的親民進黨的抗爭,下一步除了更激進是走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