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財金角度看施政報告理財觀

上個星期特首宣讀了其任內的第二份施政報告,當中社會集中討論了扶貧的政策,傳媒對政府加大福利開支的取態是一面確認有需要,但另一面又擔心福利開支過大,最終會令政府財政負擔大增。最近財政司司長已一再表明,香港儲備會因經常性開支大增而有壓力,未來儲備有花光的一天,可見在財金系統內,對開支的看法有其專業的研判。

忽略政策背後原因

筆者是財金體系的學者,對公共開支是以財金專業的角度去審視,筆者直言財政司司長的擔憂不是無的放矢,因為香港的公共理財正面對很大的挑戰。

首先,就是香港公共理財的局限。若看看數字,我們會發現,回歸後,政府開支上升了差不多一百三十個百分點,經常性開支上升了九十五個百分點,社會福利開支上升了幾近一點八倍;可是香港的產值只上升了五成多,而政府收入又和香港產值的增幅相若。換句話說,政府收入是和經濟大環境有關,其上升是和經濟上升同步,但政府開支上升幅度快過經濟增長一倍。這樣的一個收支格局,意味着的是假如收入沒有穩定來源,收入追不上開支增長時,總有一天得面對財赤,最後只有步上動用儲備之途。這非杞人憂天,因九七金融風暴後,香港真的接連遭到財赤的困擾,儲備也一度下降。未來即使沒有像九七金融風暴般的事件,在開支大增下財政壓力也會大增。

其次,就是公共理財理念。施政報告不是財政報告,施政報告是特首和政府未來的施政大綱和方向,所以我們不能單以財政的角度視之。施政報告當中有很多福利方面的政策規劃,這是政府政策的取態,我們只可以認同或是不贊成,但不應質疑施政報告中的建議。儘管如此,施政報告並不應被視作派錢報告,坊間在評論施政報告時,焦點放在哪些群體可以得到怎樣的好處,而忽略了政策背後的原因。

公共理財意念不清

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因為這些現象反映了一個公共理財上的意念差異,政府是以施政報告來體現其施政方針,但民間卻視施政報告為開倉派米式的告白書,在公共理財上民間和政府的認知不一樣。這並不是好事情,因為目前香港財政環境還可以,七千多億的儲備是金山銀山,大家的矛盾也沒有多大的尖銳,可是要是未來財赤出現,這個會是未來爭議和不和的來源。

第三,就是財政來源的不穩定。公共理財的一個局限,就是經常性開支的尾大不掉;即是開支是易放難收,尤其是社會福利的開支更會是一個小心處理的問題。目前香港財政儲備豐厚,可是在以後的歲月裏,開支增加已是走上不歸路。

香港的收入主要是靠利得稅、薪俸稅、印花稅、賣地收入等,但這些收入就是波動性高。從過去的數據分析,香港政府收入很容易受外圍經濟環境影響,上文提到香港的政府收入基本上是和經濟增長同步,可見香港收入的不穩定。從這個切入點入手,要增加經常性開支的話,我們就得考慮收入的平穩性,否則容易出現收入和開支不對軌的情況。要平穩收入,就不能只靠經濟增長,政府一早表示經濟增長可以應付多加的經常性開支,其實這個說法並不科學。我們加大開支的同時,也得考慮收入的平穩性。站在財金專業的角度看,施政報告中的公共理財意念不清晰,這是其弱項,我們也不用忌諱,但施政報告中的政治考慮,卻不是我輩深受財金專業薰陶的人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