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遊行人數劇減,令政圈一地眼鏡碎。政改諮詢啟動,牌照風波效應,佔中預演造勢,再加「路姆西」助陣,號召上街本食正東風,現在卻變遇冷鋒,場面冷清,喧鬧不再,當中隱含甚麼政治訊息,難道不值得泛民深思嗎?
元旦遊行遇冷鋒,第一個折射出來的訊息就是政治氣候開始轉變了,市民對泛民的遊行動員已感到厭倦。市民畢竟不是機械人,收到程式指令便自動上街,當大家看見遊行變成行禮如儀,看見遊行落入口號式發洩,看見遊行淪為政客抽水舞台,民眾的熱情自然隨風冷卻,這是泛民動員黔驢技窮的側面倒影,亦是政壇生態惡質化的必然結果。內地人對某事物的感情熱極而冷,稱為「審美疲勞」,或許港人現在也有點「遊行疲勞」,未必從此不上街,只是不想成為政治布景板,香港「遊行之都」的招牌或者仍然高懸,但泛民動員不再這般容易呼風喚雨了。
遊行冷清帶出的第二個訊息,是佔中、公投的聲勢遠低於預期。正所謂,年年遊行花相似,今年元旦遊行最大賣點是「佔中預演」、「普選公投」,如果這兩個議題能炒熱,上街隊伍還會冷清嗎?可以說,如果過往市民參與遊行是以腳投票,表達對港府施政的不滿,那麼前日遊行市民也是以腳投票,表達對佔中、公投的懷疑。說來諷刺,泛民本想以佔中預演谷高聲勢,以電子公投吸引眼球,現在可能成了趕客之舉。
事實上,這次「民間全民投票」的結果應教主事者的心冷了一截,大會聲稱有六萬二千多人投票,原來泛民的基本盤就只有這麼多。說到底,九成四支持公民提名的數字,其最大意義不是反映民意,只是用來箍死泛民「談判派」。
王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