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年前,國家硬實力輸出無力的情況下,乒乓外交巧妙結束了中美兩國交往隔絕的局面。四十二年後,中國經歷改革開放經濟騰飛,靠輸出技術建立新型外交,提升經貿往來的同時,展示外交關係中的新名片。
李克強的東南亞之行受到國內外高度評價的關鍵在於務實。其中在泰國雙方達成最實惠的東西是大米換高鐵,用泰國的優質大米,換來中國援建的高鐵。但北京看來,不僅是向泰國一家推廣高鐵技術,也不僅是從泰國一家進口大米,還有越南、緬甸、柬埔寨等的東南亞國家。由此而看,高鐵換大米,並不比中國和汶萊、越南取得海上共同開發的成果差,甚至經濟效益更加立竿見影。李克強回國後立即會見了澳洲總督布萊斯,同樣就在澳洲建造高鐵進行可行性探討。由此看高鐵技術輸出成網狀發散,中國之意不止於東南亞,應該是哪裏有需要,那裏就有中國高鐵,有意推出外交新名片。
中國高鐵憑技術先進、安全可靠、且成本相對較低的優勢,不難打入其他國家市場,一改以往中國只出售廉價勞動力的發展中國家形象。無疑是重新擦亮「MADE IN CHINA」招牌的好機會。憧憬高鐵將以高鐵速度發展,日前內地上市的鐵路相關股多隻漲停。但是機會,也是挑戰。對於中國技術,有國家視之為測試觀望階段,若一旦質量出現問題,將前功盡棄。另外,既然中國高鐵以廉價佔優,更須杜絕貪腐。
美國人寫過一本小說《離開中國製造的一年》,在講述老美實在無法規避中國製造的生活必需品。
時至今日,中國品牌,意義遠大於中國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