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大專教育

近與大專學生談話,談上海自由貿易區,對他們知識的淺薄、學校教師教學的馬虎,令我對香港大學教育更感失望。以往執教時,學生不願學習的態度和風氣愈來愈嚴重,只着重分數,最好是不用努力便得高分。退一步則是幾個人合作一個project交功課,可以分工,一兩個人便可負責,其餘的不用做,分數同享。

看學生給老師評分,更助長高分低能的趨勢。老師樂得送人情,把更多時間從教學轉移至研究,有利發表論文升級。教學變成買賣,但由公帑支付大部分量的成本。

當然不是所有老師和學生都是如此,可是似乎近來風氣更壞,也不限於個別學院。只希望專業學科如醫生、護士等涉及病人健康的學科,教學不會馬虎。或許專業學科有專業資格的質量要求限制,水平不會下降,其他的如社會科學、工商管理等等,學生的學習效果主要由老師評分,其中容易多水分,控制不了學生的質量。

另一令人擔心的趨勢是大專教育還是由老師發筆記,學生只讀筆記應考,這與中學無異,社會科學不讀經典著作,不看新出版的有關論文,老師也不給書單;結果要讀金融的,竟然找坊間的投資雜誌,一般報章上的雜文專欄作為參考。這樣學習出來的學生不是懂得多少,而是懂得錯誤的東西多少。

香港政府的大學資助委員會只重大學的科研,主要是發布多少在外國學術刊物刊登的文章,不重視教學。或許大學排名可以上升,但教出來的學生質素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