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滬騰飛港沉淪 繁華事散逐香塵

當香港還在為興建第三條機場跑道爭論不休,新加坡已宣布即將興建第四條跑道;當香港拓土建屋一籌莫展,新加坡正準備大興土木增建房屋;當香港紛紛擾擾內鬥不已,新加坡正雷霆變革全力發展經濟。雙城競爭的結果是一個騰飛,一個沉淪,勝負已分,大局已定。

香港與新加坡是區內競爭對手,被視為現代「雙城記」,一直有「瑜亮情結」。事實上,兩地的確有太多共同之處,都是外向型細小經濟體,都是地少人多,都是華人為主體的社會,都曾經被英國統治,都曾創造經濟奇迹而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當然,雙方也有不同之處,香港人口及面積均大於對手,而且背靠全球主要經濟引擎的中國內地,有中央政府全力支持,近水樓台先得月;反觀新加坡孤立無援,完全靠自力更生。香港的地理位置和先天條件比新加坡好,這是有目共睹的。

可惜,香港回歸後一切都變了樣。前兩屆政府不是無能,就是貪腐,施政空轉;現屆政府打着撥亂反正的旗號上台,惟說時天下無敵,做就有心無力,加上管治班子醜聞百出,自顧不暇,遑論推動發展大計。君不見,啟德舊機場搬遷十五年了,建設仍蝸行龜步,首批公屋好不容易落成入伙,卻被指欠缺配套設施,安居樂業變成怨聲載道;西九文化區規劃了十多年,至今還是一片爛地,即使有朝一日建成,恐怕也是大白象;新界東北發展更是一波三折,走不出諮詢復諮詢、研究又研究的怪圈。連一個並不起眼的龍尾人工沙灘計劃也阻力重重,遲遲無法落實,遑論興建機場第三條跑道。港府蹉跎歲月,一事無成,這不正是香港日益沉淪的寫照嗎?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香港競爭力如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當年難分伯仲的雙城記,已變成新加坡遙遙領先,香港望塵莫及。事實證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香港雖然地理位置和先天條件較對方優越,但輸在政府無能,輸在社會不和諧。有人說,新加坡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為有強人李光耀,其實,今時今日的香港百病纏身,神仙難救,即使由李光耀來做香港特首,恐怕也是無能為力。

最不堪的是,香港不僅被老對手新加坡拋離,上海亦大有後來居上之勢。如果說,上海之前被定位為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及航運中心還只是一句口號,對香港實質威脅不大,現在上海雄心勃勃推動自由貿易區,並獲得中共第五代全力支持,對香港而言簡直是一個噩耗。上海自貿區的目標就是「再造一個香港」,自貿區羽翼漸豐之日,就是香港金融中心地位被取代之時。

無可奈何花落去,香港當年的繁華有如天上流星,只留下剎那光輝,一去不復返。雖然香港還有一點傳統優勢,終究是坐吃山空,如果港人仍不覺醒,仍忙於內鬥內耗,最終只能自取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