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筆者所教的大學正在籌辦一系列講座,希望有系統地介紹戰後香港的政治運動。趁着不少當事人還在生,讓他們把親身的經歷講述出來,留下紀錄。
香港市面上也有相類的論著,包括口述歷史,但其中有不少偏頗之處,也有對一些敏感問題或故意迴避,年輕一輩因此難以明白香港政治運動的實際面貌,也因此對過往及現在的歷史發展,存在眾多誤解。
正如我在本欄曾說,香港是亞洲的卡薩布蘭卡。戰前滿清與革命黨、國民黨與共產黨,以及各種各樣中國本土勢力和帝國主義列強都在競力。而在戰後,英國維持殖民地,卻是美國在主宰,期間還有國共秘密談判。日本、南韓、越南、澳洲、新加坡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參與;公開場面上的一套與桌底下的一套並不一樣。
四九年後,中共不收回香港是用作窗口。國民黨退居台灣也不甘心,不單在調景嶺,香港不少行業還存在着國民黨的勢力。五六十年代,香港的文化界表面上由大陸來港的國民黨勢力控制,就算雷震事件之影響也源自台灣的國民黨政治;底下卻是美國力量在組織、動員原屬國民黨的知識分子、友聯研究所與友聯出版社便是其組織機構。《中國學生周報》亦難辭其國民黨右派反共的色彩。當其時,中共左派自成系統被排除在主流以外,港英當局以政治鎮壓、遞解出境來維持殖民地的高壓政治。不單反殖不可,工會運動也受抑制。文化、政治、社會都是一面倒,包含了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和國民黨右派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