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令夕改新學制 教育質素再沉淪

港府公布新高中學制檢討報告,建議由九月新學年開始,向中四級學生推出三項課程改革措施,包括減課時、精簡課程內容及調整各科校本評核次序;同時成立小組研究應否在中文科重新引入範文,以提升學生中文水平,新課程將適用於二○一六年及以後的中學文憑考試。換言之,三年後的中學文憑試考生,將會成為新高中課程的又一批「白老鼠」,教育政策朝令夕改,教師學生無所適從,教育質素怎能不每況愈下。

新一波的高中課程改革,將會縮減總課時,由目前三年共二千七百小時,減到二千二百至二千六百小時,學校可按實際需要彈性調整總課時上下限,課程內容相應精簡;至於被師生批評吃力不討好的校本評核,數學、體育、企業會計及財務管理將會取消,中國文學、英國文學及經濟等九科將延遲推行,中文、英文、通識等十一科則會精簡及更新校本評核安排。

當局今次推出新高中課程改革措施,反映當年設計課程內容失誤,例如縮減總課時,顯示現有課程範圍過大,未有考慮師生教與學的承受能力。其實業界早已指出問題所在,奈何當局充耳不聞,未有即時調整課程內容,學校須額外補課才能完成課程要求,學生囫圇吞棗,匆匆應試,怎可能取得好成績?當局覺今是而昨非,可憐這幾屆的中學文憑試考生已付出了沉重代價。

至於改良校本評核,原意是為減少學生過度依靠公開考試成績評定學科能力,由任課教師進行校內評分加入公開考試成績,但業界反映學生除了應付公開試,又要操練準備校本評核,教師工作量也大增。隨着多個科目取消或延遲校本評核,學生日後更加倚賴一次過的公開試成績評定學科表現,一旦失手,再沒有其他補救機制調整成績。當局改革新高中課程自相矛盾,從重新研究引入範文暴露無遺,近年中學生中文科水準低落,可謂拜當局○七年起取消範文教學之賜,去年首屆中學文憑試,中文科在四個核心科目合格率最低,當局如今才面對現實,受害者又是新高中課程學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高中課程在○九年落實,剛於去年引入「一試定生死」的中學文憑考試,取代行之多年的中學會考及高級程度會考,師生尚在適應課程改革階段,當局又再「推陳出新」,如此幾年一改,不但師生叫苦,難以掌握教學及學習重點,新高中課程也難以連貫,新學制培養的學生平均知識水準可能更加參差,最終影響大學收生質素,長遠削弱香港的人才競爭力。

歸根究柢,香港教育制度反覆無常,不斷拿學生作實驗,學校一味向學生灌輸科目知識,德育教育一片空白,忽略學生全人成長需要,遑論國民身份認同。學生成為迷失一代,導致社會日趨偏激,年輕人不滿現實,怨天尤人,有人甚至弒父殺母,正是教育制度失敗種下的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