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貨品加價高於通脹,自是意料中事。超市的營運模式是以寡頭壟斷為主,憑藉大財團的資本,開始時以低價和良好服務(如購物環境、送貨服務等),以及規模效益(如貨品眾多、消費者選擇擴張)作競爭。在零售行業裏,它們打垮傳統的雜貨舖和士多,開始壟斷,結果是消費者沒有選擇,它們便可把貨品價格超乎常情地加價。
當然,這也屬市場行為,只是壟斷的市場行為不是自由市場,因為供應面出現寡頭壟斷,市場供求關係改變。超市是大財團資本,利潤先行,哪會考慮市民負擔力、通脹或社會責任?在寡頭壟斷下必然加價。事實上,消費調查不足以反映超市全面加價情況。
假若不是香港還有藥房不務正業,大量低價銷售洗衣粉、洗頭水、奶粉等貨品,以藥房正常的賣藥業務支持力抗超市,超市的加價可能更厲害。藥房是千家萬戶,還沒有如外國那樣寡頭壟斷,且勝於雜貨舖、士多的單一經營,才可有足夠的抵抗力。而且,超市加價時,藥房低價介入市場,佔據有利市場空間,還有利可圖,從而遍地開花。這是香港零售業中對超市壟斷的最有力抑制。
可是,從奶粉供應不足的人為舉措中,我們應看到供應商與超市等大連鎖店聯手對抗藥房的低價。消費調查顯示,近期奶粉價格大漲,正反映在供應商短供底下,市場需要被迫轉向超市,讓它們有機可乘,大幅漲價。政府盲目不知,妄下限奶令,打擊最大還是資本小的藥房,有利超市等進一步擴大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