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加價難望再壓低

港府與港鐵就票價可加可減機制的檢討已完成,日內將公布結果。運輸及房屋局早前表明,會在現有機制中,加入港鐵服務表現、盈利狀況及市民負擔能力等因素,但一直未有透露會透過改動方程式的組成部分,還是在方程式外附加條件以限制加幅。有學者認為,港府的檢討目標是將港鐵與專營巴士採用的可加可減機制拉近,很可能在機制內附加限制條款或將加幅「封頂」,但預料港鐵的加幅未必如外界期望般可大幅度壓低。若按修訂前的可加可減方程式計算,港鐵今年六月可加價約百分之三點六,較剛加價百分之四點九的九巴為低。

兩鐵○七年底合併後,同意放棄票價自主權,改為按可加可減方程式啟動的票價調整機制,政府承諾每五年檢討機制一次。有關方程式主要組成部分為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即通脹率)及運輸業工資指數,由於近年通脹高企,工資亦處上升趨勢,故港鐵過去幾年在賺大錢下仍可按機制「自動加價」,去年更加價百分之五點四,引起公眾不滿,最終要以提供優惠將多賺的車費回饋乘客。

若不改方程式 可加價3.6%

按慣例,港府會在統計處公布前一年度的第四季工資統計數據時,同時將有關數據代入方程式,運算出港鐵的加幅後向外公布。統計處明日將公布去年第四季工資指數,若按去年十二月份通脹率百分之三點七,以及去年首三季運輸業工資指數平均上升百分之三點六運算方程式,港鐵料今年六月可加價逾百分之三點六。

不過,港府為平息民怨,表明會在檢討可加可減機制時,加入港鐵服務表現、盈利狀況及市民負擔能力等因素,甚至引入扣減加幅的條款,在港鐵發生重大事故或失誤時,削減獲批的加價幅度。據了解,港府與港鐵已完成檢討,日內將公布經修訂的可加可減機制內容,以及港鐵今年的實際調整票價幅度。

學者料按盈利 封頂限加幅

理工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副教授熊永達認為,港鐵與專營巴士公司均採用可加可減機制,但兩者最大分別是港鐵可按方程式運算結果自動調價,巴士公司則要向政府申請,經行政長官會同行會考慮一籃子因素後才得出加幅。

他相信,港府希望拉近兩者差別,其中一個方法是在港鐵的新調價機制內加入限制加幅的因素,例如規定加價幅度不得超過市民平均工資加幅(即市民承擔能力)、港鐵盈利超過某一水平便將加幅封頂等,藉此回應社會訴求。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