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先鋒:不遺餘力

「年年有餘」,每餐有餘常被視為好意頭,但剩食卻成為地球的沉重負擔。環保產品設計團隊KaCaMa一洗廚餘臭亨亨的形象,充分利用不同廚餘的特性炮製玩味十足的產品。具透光性的蛋殼注入大豆蠟,化身綻放光芒的蠟燭;洋葱皮、紅菜頭渣滓經過煮沸,變成天然染料,為衣物添上繽紛色彩。廚餘當自強!誰說堆填區才是它們的最終歸宿?

麵包、蛋糕、雞蛋仔、奄列等蛋類製品深受港人喜愛,但美食背後,無數蛋殼成為「遺孤」,環保產品設計師Kay、Catherine及Match看中蛋殼在燈光下呈現自然紋理及透光的特點,將蛋殼「領養」進行清洗及處理,倒入大豆蠟及加上棉芯,製成精緻的蛋殼蠟燭。製造過程簡單,但背後意義卻深遠。KaCaMa着重永續設計的概念,透過產品設計、搜集用料、生產及售賣的過程連結社區不同階層,並將環保概念注入社區。

蛋殼蠟燭殘骸是肥料

Catherine解釋,蛋殼從聖雅各福群會經營的餐廳收集,再由該會庇護工場殘障人士加工及生產,讓弱勢社群參與環保製作。用料上,採用的大豆蠟有別一般石蠟,不但易分解,蛋殼蠟燭燃燒完畢,殘骸可成肥料,讓廚餘生生不息,真正的循環再用,「我哋希望啲人買咗返屋企之後,有朋友上佢哋屋企見到覺得得意,佢哋可以講番個故事出去,將背後意義延續落去。」

KaCaMa又善用洋葱皮、紅菜頭、菠菜等廚餘天然顏色,製作成染料,他們將從食物加工場搜集的洋葱皮加入熱水,再加入天然定色劑明礬,成為橙黃色染料,在衣服、環保袋、手巾加添七彩顏色及圖案,更曾有新人將婚禮禮服交由他們作環保製作。

根據環保署資料,香港每日產生約三千噸廚餘,佔都市固體廢物三分一,屬於堆填區的「常客」。Kay直言:「香港廚餘問題好嚴重,酒店同餐廳每日都產生大量廚餘。丟垃圾可能係兩三秒間嘅事,唔會諗咁多,我哋希望透過呢啲產品,提醒大家丟之前,諗一諗,其實廚餘有好多用途!」

記者溫盈盈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