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德居屋增至550單位

【記者譚美芳報道】為增加住宅單位供應,房屋署輕微調整了啟德新發展區首個居屋項目的發展密度,令可建單位數目,由原來的四百八十個增至五百五十個,地盤明年年中動工,最快二○一六年預售。有區議員要求房署盡快推出單位,以滿足居屋單位的需求。

面對房屋供應緊張,特首梁振英上任後不足兩個月,即公布十招增加房屋及土地供應措施,當中包括將市區重建局一幅原本預留作重建「樓換樓」的啟德用地,抽起撥予房屋委員會興建居屋,當時料可建四百八十個單位。房署開快車於最近完成概念設計,計劃於面積約五千七百平方米的地皮,興建三幢樓高十七至二十五層高的大廈,共提供約五百五十個單位,較原先預計單位數目增加一成半,預計可容納人口約一千七百人,地積比率約五倍。

減屏風效應 加綠化比率

房署曾研究大幅調高地皮發展密度的可行性,但考慮到地皮鄰近即將落成的啟德公屋德朗邨及啟晴邨,有關公屋屬高密度發展,因此最後決定於擬建居屋的樓高不逾卅層,減低屏風效應。同時,房署會於該屋苑增設戶外綠化休憩用地、兒童遊樂場及泊車位,地盤綠化比率更會提高至三成,配合啟德新發展區環保綠化的氛圍。

由於屋苑貼近沙中線的啟德站,房署會於貼近車站廣場的位置,闢建小型商舖設施,一方面可配合車站廣場的商業發展,亦可作為隔音屏障,減低住宅單位受噪音影響,有關物業二○一八年落成。

有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委員認為政府應因應市民對住宅單位需求,增加啟德新發展區的發展密度,增加單位供應。九龍城區議會則要求政府加快興建居屋計劃,令更多資助房屋單位供應市場。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