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乏善足陳,教市民極感失望,對中產未有帶來明顯幫助,於投資未來又沒有展示決心,曾俊華只能按其一貫保守過時的風格,用派糖及小修小補的理財方式來掩飾技窮。
港大民調顯示市民對預算案感到不滿,評分是回歸以來的第三低,僅略高於前年捉錯用神被迫派六千元的預算案,可笑的是曾俊華自我感覺良好,依舊一派好官我自為之的模樣,繼續為自己是中產而辯護。
曾俊華無意為香港未來的財政安排作出應有的努力,一方面推諉責任於新政府未有出台清晰的政策框架,以致預算案難以作出財政上的配合,但對於走勢明顯的人口老化這個嚴峻課題,欲採取虛應周旋的姿態,僅成立工作小組加以研究。
可笑的是,預算案指出到了二○三一年,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人口將急劇上升,屆時要由約兩個工作人口支援一個長者,與現時約五對一大不一樣,屆時政府的稅制若維持不變,收入的增長將大幅放緩。相反,福利與醫療的開支則急速上升,入不敷支的情況將無可避免。
問題是曾俊華為小組設限,拓闊稅基與稅制改革兩大課題不在研究之列,小組只處理一些技術問題,如參考外國經驗,撥出部分財政盈餘成立所謂「未來基金」,以應對人口老化的服務需求。
成立基金,通過利息及投資收益來支持公共服務,是一種取巧的方法,難怪學界批評這是基金治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