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再次推出辣招壓抑樓市,顯示政治決心非常之大。由於來得頗為突然,尤其是在財政預算案公布的前夕,做法並不常見,預期將收到一定的冷卻效果。
自從去年十月以買家印花稅與加強額外印花稅試圖冷卻熾熱樓市後,境外投資者已大幅減少,樓市的確有所降溫。但近期亢奮現象再次出現,本地炒家轉向非住宅資產,如商舖及車位等,也同時推高租金,令政府不得不再重拳出擊。
市場有不同反應實屬正常。部分買家相信政府會有後着,但更多的視政府只是出口術而已,不會再出措施干預自由市場;而地產商對政府的做法早有微言,並且向政府施加不小壓力。勢估不到今次政府會倍增物業印花稅、提前徵收非住宅物業交易印花稅,以及由金管局出面,要求銀行收緊按揭,力度不可謂不大。
政府再出招,其實有一定政治風險,對外圍經濟的變化要有較準確的研判。所謂供不應求,市民對上樓的訴求強勁,去年十月雙辣招擊退境外投資者後,本港市民的置業欲並無減退,反而因為施政報告揭盅,未來四年樓宇供應不足,增強了市民盡快上車的意欲。
問題是,一旦美國聯儲局作出扭轉息口方向的決定,本港樓市按揭利率大幅回升時,樓市即時降溫勢所難免,根本不用政府出手。今次政府突然出招,一改過去一段時間的觀望態度,將承受相當政治壓力,倘若未來一年樓價持續上升,市民將埋怨政府阻人上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