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中國高鐵時代

十二月二十六日京廣客運專線全線開通,北京至廣州只需八小時,沿途從石家莊到鄭州、武漢、長沙等城市的交通時間也大為壓縮,城市之間的關係隨而密切起來。

姑勿論社會上的批評,高鐵代表着中國交通的巨大轉變,由此而推動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變化,作用應比十九世紀歐美鐵路革命為大;因為時速更快,地區距離大幅壓縮至一天之內。而中國的城市人口密度高,現時的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也遠超當年的歐美國家。

京廣客運的運作,標誌着中國高鐵大框架的四縱四橫已經成型。京滬線早已開通,哈爾濱至大連也剛開通,只差少許便可溝通京哈線。京廣線開通後,四縱只剩下杭福深線,但該線從杭州已可直達廈門,尚缺往潮州至深圳一段。四橫方面,青島太原線已完成了石家莊至太原,徐州蘭州線完成了鄭州至西安,滬漢蓉線武漢已通往合肥南京上海,現在只缺滬昆線。

二○一二年中國高鐵線路已居全球首位,超越日本德法意等國,京廣線更是全球最長的客運專線。中國已成高鐵大國,不僅在於線路里數和運量,更在於技術:鋪建高鐵的技術與高速客車的技術。或許前鐵道部長劉志軍犯了眾多錯誤,貪污舞弊,在轉移和發展技術方面,卻是功不可沒。他領導下的鐵道部在不足十年間把中國鐵路技術二百公里時速升至現時三百五十公里通行時速,代表着國際上罕有的技術發展步伐。

中國高鐵時代是技術管理創新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