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扭虧為盈的香港迪士尼樂園雄心勃勃,積極部署擴大規模增加吸引力,目前美國華特迪士尼正與港府接觸磋商。雖然市民樂觀其成,惟因擴建樂園涉及重大投資,並可能帶來股權的改變,港府在談判中能否吸取過往教訓,切實保障香港及市民的利益,成為爭取民意支持的關鍵。
香港迪士尼樂園規模細小,有「袖珍樂園」之稱,雖然近年積極擴建,新增的反斗奇兵大本營、灰熊山谷、迷離莊園三個主題園區陸續落成並投入使用,但仍然是世界上最小的迪士尼樂園,已經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旅客需要,加上近年港府對旅遊業重視不夠,硬件設施投資不足,因而在百舸爭流的周邊競爭大勢中愈來愈處於不利位置,將來上海迪士尼樂園落成,更是對香港構成正面競爭。在這種情況下,香港只能積極迎戰,擴建迪士尼樂園有其必要,否則,香港作為亞洲旅遊樞紐的傳統優勢將拱手讓人。
擴建樂園涉及兩個關鍵因素,一是土地,二是資金。土地方面,當年已有預留,香港國際主題公園有限公司可以選擇在公園啟用二十年內,以二十八億元(一九九九年地價市值)購入有關土地發展第二期工程,也就是迪士尼享有相關地塊的優先使用權,這就避免了找地以及因此而可能出現的環保壓力。不過,目前地價較當年已大幅升值,所以必須重新估值,以免浪費對香港而言最為寶貴的土地資源。
就資金而言,截至去年,樂園因折舊攤銷只剩下三十二億元,即使港府及美方將分紅留作擴建,資金亦有限。眾所周知,擴建耗資巨大,隨便起一間酒店也要數十億元,除了向銀行借貸融資,注資是另一個選擇。目前港府庫房水浸,而美國華特迪士尼亦樂意注資,所以雙方注資都不成問題。問題在於,注資多少將改變股東地位,當初港府佔樂園五成七股權,美方佔四成三,幾年前樂園第一期擴建後,港府股權已降至五成二,如果今次港府注資不如美方多,很可能失去大股東地位,同時失去話事權。
美國華特迪士尼向來無寶不落,它願意向香港樂園注資,無非是看中其發展潛力。訪港旅客一直呈上升之勢,去年已突破四千萬大關,未來仍會有增無減,而樂園本身亦已扭轉前幾年的虧損狀態,去年首度盈利,前景看好。不過,港府並不擅長談判,過去同美方磋商討不到便宜,反而多次被批評「喪權辱港」,簽下「不平等條約」,如果今次在擴建樂園談判中再次表現不佳,即使達成注資協議,能否闖過立法會一關也成疑問。
港府積弱成疾,過去半年推出的政策不是遭遇滑鐵盧,就是一拖再拖,即使是主流民意支持的長津計劃亦慘遭立法會「拉布」。樂園擴建計劃會否再次陷入好事多磨的窘境,不能不令人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