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男壓力大引發情緒病

【記者梁淑貞】樓價高企,不少打工族大嘆收入儲極都唔夠畀首期,轉投股巿「博一博」。有精神科專科醫生指,近年港人承受的經濟壓力,不遜於金融海嘯時期,因經濟及工作壓力引發情緒病個案中,以男士為主,由三十多歲打工族至五十多歲老闆級都有。如持續失眠、無法專注工作、失去信心等徵狀影響日常生活,並持續兩星期以上,便應求助。

四十一歲的王先生(化名)在航空業擔任經理職級工作,事業愛情兩得意,三個月前升級試成功,下月升職兼加薪,女友亦提出明年共諧連理。他眼見將有花紅,便把儲蓄用來投資股票,但損手收場,未敢向未婚妻透露。此時,老闆又要求他限時完成兩個工作項目。在重重壓力下,王先生夜間不時想着失去的積蓄,覺得自己「好蠢」,開始懷疑自己的決定和能力,更認為自己無能力應付老闆交付的工作。連夜失眠後,王先生某天主持會議時,忽然「爆煲」,表示好頭痛,不能繼續會議,即急急離開會議室及公司。他對於自己的異常行徑也感到奇怪,事隔兩天,便向精神科醫生求診。

自尊心受挫造成壓力

精神科專科醫生何美怡表示,詳細了解下,王先生的媽媽和兄長都患有抑鬱症,她們早在廿多歲時病發。王先生因同時間面對結婚、經濟、工作轉變等壓力,腦部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及血清素失去平衡,評估後確診亦患有抑鬱症,需要服藥治療。何指出,家族有精神病史的人會較大機會患上精神病,但外在環境、性格、處事態度等都會影響發病機會。

何醫生表示,男士較少與人分享,當自尊心受挫,如王先生「恨自己好笨」,不敢向人坦承投資失利,便變成精神壓力。世界衞生組織指,全球每四人有一人患有情緒病,香港精神科學院數據顯示,約一成七港人有不同程度情緒問題。「唔知自己有病,唔去睇醫生」是最大的問題。

有病人穿睡衣去求診

何美怡說,情緒病患者思想鑽牛角尖,多有失眠、疲累、無法專注工作,對自己失去信心,甚或不理會儀容,「曾有病人穿睡衣來求診」。若察覺自己或家人的精神壓力徵狀持續(見表一),可找社工傾談或看家庭醫生。在壓力未爆煲前,可透過分享和溝通紓壓,加入多角度思想及試試在問題中注入富幽默感,例如「老闆狂鬧,當佢唱歌」,又或透過運動幫自己減壓。(見表二)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