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讚讚你:
我要讚讚你:義工治「聊」 長者不藥而「愉」

離開醫院,身體的病痛好了,但病人仍需要關顧,惟目前醫院往往只為病人提供醫療服務,卻缺乏資源「善後」。曾患重病、受過幫助的Vicky把祝福轉贈,參與「愛心網絡護社區」義工活動,定期探訪離院長者,令老人家在病痛痊愈之際,同時感受到人間溫情。

「蕭伯你近排點呀?」家住荃灣的Vicky,千里迢迢乘車到香港仔石排灣邨,為的就是一聲慰問。她帶備健康指南和小禮物,探望剛完成心臟手術的獨居長者蕭伯,百多平方呎的小單位頓時變得熱鬧溫暖。

蕭伯對義工來訪亦顯得十分熱情,雀躍地說:「好開心、好開心,有人同我傾偈又慰問,唔使咁寂寞嘛,哈哈!」從身體狀況,到家人關係又或者往事,他們無所不談,Vicky更取出健康指南,叮囑蕭伯注意飲食,「嗱,記得食多啲水果同穀類,油鹽就少啲。」

「執番條命」 決心助人

為甚麼會投身義工行列?Vicky有她自己的故事,「我都做過腦部手術,算執番條命,好珍惜依家擁有嘅嘢。」曾患腦瘤的她,康復後倍感生命可貴,她坦言感受過病患者的無助,並決心支持病愈的長者。她與義工拍檔每月給離院長者致電兩次及家訪一次,短短數句問候、絲絲關懷行動,改變良多,「有時老人家出院後會想人同佢傾偈,好似蕭伯咁,講幾句嘢,就令佢積極啲。」

經歷過心臟手術的Hector與Vicky同組,笑言二人都是「死裏逃生」,甚有緣分,「大家都覺得自己係幸運嘅一群,患過病、畀人幫過,依家掉轉角色,重新經歷一次。」Hector解釋,慰問和探訪其實是義工和老人互相幫助的,並非大家所想般一味付出,「同佢哋傾偈,可以得到待人處事嘅智慧,又知道社會欠缺啲乜,係一種好好嘅啟發。」

三人有說有笑,一小時很快過去,離別時二人送上頸巾予蕭伯作禦寒之用。道別了蕭伯,義工生涯並不會因此結束,Vicky和Hector將繼續探訪其他離院長者,延續這股祝福暖流。

文:李夢帆/圖:梁偉恩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